作为一个中国合法公民,民法典大家还是很有必要花点时间,好好的阅读以下。做为一位公益普法宣传者,为了能让大家清晰的解读民法典,君顾对这一典籍做了些功课,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大家能给出宝贵意见。
一张未成年人的“法律身份证”
最近一段时间,未成年人参与网络付费游戏、高额打赏网络主播,父母却无法追回款项的案例,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该如何看待未成年人的打赏行为?
民法典规定,8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 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在民法典中,这是前提性和基础性的规定,充分体现了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一方面,对于未满8 周岁的未成年人来说,相关事务由其监护人决定,监护人具有相应的年龄、智力优势,又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可以避免未成年人权益遭受损害。 另一方面,年龄由过去的 10 周岁降到 8 周岁,其实赋予了 8 周岁到 10 周岁之间的未成年人更多的民事权利,给予了他们一些自由决定的空间,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尊重。
这条规定相当于赋予了未成年人一张“法律身份证”,对未成年人在不同年龄段的行为能力范围给予了更清晰的界定。 20 从 10 周岁到 6 周岁再到 8 周岁,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门槛经历了一次次前后位移。1986 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年龄定为 10 周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未成年人的生活条件、心智成熟度有了很大提高,下降年龄成为法律界共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