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10)班 邓悦
吕布在《三国演义》中可以算是昙花一现,只在前十九回中出现。但其见利忘义、反复无常的性格却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他的这种性格也同样是罗贯中所要批判的。
《三国志吕布传》中说吕布“便弓马,臂力过人,号为飞将。”《三国演义》中对吕布的出场也同样设计得极其精彩。汉末政局动荡,董卓私废幼主,荆州刺史丁原正与之争辩,“时李儒见丁原背后一人,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怒目而视。”此人正是吕布,一开始吕布就以一种大将之风出现在读者眼前。但接下来的情节却又充分暴露了吕布爱财如命,不知忠义的性格缺陷。得知吕布为奇才,董卓便让李肃“以利结其心”,轻松让这个“见利忘义、有勇而无谋”的吕布杀丁原,降董卓。降完董卓后,又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卓衷甲不入,伤臂坠车,大呼曰:‘吾儿奉先何在?’吕布从车后厉声出曰:‘有诏讨贼!’一鼓直刺咽喉,李肃早割头在手。吕布左手持戟,右手怀中取诏,大呼曰:‘奉诏讨贼臣董卓,其余不问!’将吏皆呼万岁。”刚把董卓认作义父,转身就将义父杀死,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前一日吕布与王允的密谈。“允延入密室,置酒款待。布又将凤仪亭相遇之事,细述一遍。允曰:‘太师淫吾之女,夺将军之妻,诚为天下耻笑。非笑太师,笑允与将军耳!然允老迈无能之辈,不足为道;可惜将军盖世英雄,亦受此污辱也!’布怒气冲天,拍案大叫。允急曰:‘老夫失语,将军息怒。’布曰:‘誓当杀此老贼,以雪吾耻!’允急掩其口曰:‘将军勿言,恐累及老夫。’布曰:‘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允曰:‘以将军之才,诚非董太师所可限制。’布曰:‘吾欲杀此老贼,奈是父子之情,恐惹后人议论。’允微笑曰:‘将军自姓吕,太师自姓董。掷戟之时,岂有父子情耶?’布奋然曰:‘非司徒言,布几自误!’允见其意已决,便说之曰:‘将军若扶汉室,乃忠臣也,青史传名,流芳百世;将军若助董卓,乃反臣也,载之史笔,遗臭万年。’布避席下拜曰:‘布意已决,司徒勿疑。’允曰:‘但恐事或不成,反招大祸。’布拔带刀,刺臂出血为誓。”董卓在凤仪亭的所作所为经王允一渲染,彻底激怒了吕布,使吕布当即决定要杀董卓,以报仇雪耻。这次倒是与钱财无关,但轻易就被人激怒以至于被人利用的吕布体现出了他的有勇而无谋。
正是因为吕布的见利忘义、反复无常、有勇无谋才使他得了“三姓家奴”的“称号”,也正是因为吕布的性格缺陷,最终使他在白门楼殒命,成了《三国演义》一位短命英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