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转发王军老师写的《空间》一文。里面没有提我的名字。却能看出,在今年1月17日下午在水悦星喝茶这次,对他触动原来是挺大的!他能看出水悦星的“树已适应了环境”,能感悟到他还可以清掉一半甚至80%,我挺感动!看了这篇文章,我想我跟他会是朋友。下面全文引用。
随笔:054《空间》
[玫瑰][玫瑰][太阳]
前些天去了一位朋友打理的空间,我是第一次过去,之前听说过是极致清理后的空间,刚踏进那一刻,倒没有过多感觉。复合地板因为使用年限起了些变化,加上自己家中超爱干净的老妈,如今又配上扫地机器人每日的巡逻,见惯了洁净光亮的地面,相比之下还真不觉得比家中更加的干净。不过地面之上那是真的空旷,近两百平米的套房空间,除了少量布幔,也就墙上一两幅颇具禅意的书法字画,还有个别房间的一张茶几与少量蒲团。连洗手间也不过保留下一个,其它的都被清的干干净净,放置了一两靠垫,看书打坐可用。房子楼层高,视线极好,正处转角,能从三个方向俯瞰天台城,阳台中生长着一些大型盆栽,看起来都是完全适应了环境,虽然不像有多少打理,却长的不错,让整个空间生动许多。
就在这样乍看并未给我带来多少起伏的空间里,我得到挺多的收获,感恩朋友的引领。我很少用这个词,觉得放在心中即可,说出来反倒刻意而不美。是因为这位朋友自认识以来在几个点上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去年开始给我家带来了不少正向的改变。朋友在个人心灵层面走得极深,只是和现下普世思想大相径庭,一般人不太能接受。其实有些观点我也并不认同,但我始终以为我认为对的不一定就是真相,现在的科学若干年后完全可能被推翻被重新定义。再不可思议,只要内核向善就值得被尊重。包容是一种胸怀境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不同往往更能开拓我们的边界。
在这个空旷的空间喝茶,干扰会减少许多,人更加的平静。我们需要的真的不用太多,这时候回看之前接触的一些极简主义设计,当时觉得这般空寂实在是让人不习惯,现在却觉得不习惯不等于不好。去年就是受这位朋友影响,对空间环境有了更积极的态度,家里由里到外的进行了清理,已经减少了许多物品。这次的感受却是还可以减掉一半甚至80%,被牵绊的其实不是器具而是我们的心,我们丢不下的何止是物件。最容易放下的我们也无法割舍,那又怎能丢掉过往的痛苦、自得、成绩、失败……,而专注于当下。活在当下!空间是个很好的切入点,不在于奢华贵重,不在于禅意精美,在与心的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