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一个身着天青色长裙的女子,手捧书卷,轻声读着。她对面,一位婆婆流泪点头,满头白发微颤。她其实双眼已盲。
姑娘是在定案后第一时间来到城郊的老婆婆家,告诉她这个消息。那时,太阳已经偏西,微风轻拂过一树梨花,雪白的花瓣落在她们身上,告慰逝者,也带给学子们春天的喜讯。
易匡,京城中书侍郎之女,任职于刑部,一个小书吏,兼打杂。她的师傅曾问她:“为什么给自己取这样的名字?一点没有女儿家的娇媚之意。”她抱着师傅的胳膊说:“我要将师傅一身的本事都学到手,就要刻苦一点。”
“学匡衡呀?那你以后要超过师傅了。”师傅屡一下白胡子,“医术永学永新,是无止境的,至于勘验尸体,以你现在的本事,查案绰绰有余了,今后只需多历练,勤思考。”
师傅外出云游已经两年,易匡查案屡有收获。虽然,她还是等待刑部考核转正无官阶的小书吏,要负责打扫主事办公庭堂,整理案件卷宗,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可是,有案件时,她总会端给主事一杯自家带来的好茶,或者多擦几次主事的书案。那时的易匡,嘴最甜,眼睛最亮。
这次,四门学学子沈重火烧书院,畏罪自缢的案件,易匡看到卷宗后,感觉疑点颇多。
“上好的明前茶,主事大人,请尝尝。”茶香早于易匡的身影飘了过来。
主事头疼,“易匡,你一个小书吏,安稳做好自己的事就行,怎么老是惦记着查案?再说,姑娘家家,无须太辛苦。”
中书侍郎已经打过招呼,易匡的亲事已定,就等中书令家下聘,希望女儿少在外面跑些。可是易匡哪管这些,她喜欢的事,就要争取。
“大人此言差异,您的话可是犯忌讳了。”易匡狡黠一笑。
主事瞪一眼小丫头,看看四周,“好你个……”
当朝太后历经三朝,已经执掌朝政三十多年,连公主也被封王。太后和公主身边也多有女官,刑部也有女子做九品校书郎。在这个女子可以管理朝政,可以为官的大昌国,主事让女子少管些事,真真是犯了忌讳。
不过,说归说,这次的确再不能让小丫头插手,因为,公主英王插手了。
(未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