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感觉《芳华》特别好哭,出了电影院就给爸妈打电话:你俩去看冯小刚拍的电影《芳华》,讲你们年轻时候的故事,去怀怀旧吧…
的确,是怀旧,更是缅怀逝去的青春。繁华落尽,可忆不可追,这就是青春。
片子总体拍的不错,就是讲述了一群最美好年华的少男少女们在文工团里发生的故事,除了那一场显得有些突兀的战争有点出戏,我一直被一种饱满的情绪包围着。《芳华》反映的时代背景、人物性格、社会事件离我或近或远,那个熟悉的年代是我们的父辈学习、成长、生活的年代,他们的身上至今都保留那个年代对他们的烙印。妈妈现在依唱着《红梅花儿开》,爸爸一说到当兵的岁月就激动不已,一首《送战友》的歌曲能让他们唱到泪流满面…
这部电影再次提醒着我,如今两鬓斑白,看书看报都要戴上老花镜的爸爸妈妈,他们曾经也拥有这样美好而热烈的青春,他们曾经也是如花般绽放光彩。只是,伴随年龄的增长和世俗生活的慢慢侵入,最终土崩瓦解…
《芳华》把那个社会背景下的人和事揭露的很现实,政治的荒唐、人性的薄凉、青春的残酷…很多人看了以后都有不同的见解和感悟,有的深刻地去剖析处世哲学,我觉得写的都更棒,好作品就是应该这样给人以回味与启发,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简单的谈一谈对电影里主要几个角色的理解,每一个人物塑造的都很立体,能让我体会不同的人物性格和行为,也正是这些生动的人物形象让我泪腺如此活跃。
谈角色前说一说电影开场不久给我带来的震撼,那是一种对青春深深地崇敬。刘峰带着何小萍初次到文工团报道,一群身着舞服的青春少女在排练场上集体亮相,激昂的革命舞姿烘托着她们窈窕的身姿和美丽的面庞,充满着朝气与活力:领舞的肖穗子真是美的令人惊叹,还有拉手风琴的郝淑雯、领唱林丁丁,翻跟头的何小萍…一众少男少女们如同绽放的花儿,美好的触目惊心。我们大都眷恋这样的美好年华,眷恋这样蓬勃的青春活力,电影开场冯导就为观众展示了这样一番不沾世事风尘的美好画面,让我们的心被这些美好的人物紧紧攥紧。
芳华正好的姑娘们刘峰,一个学雷锋标兵,出身不好的他很努力却被那个政治环境玩弄于鼓掌之中,他的行为被道德绑架了,最后大家都只承认刘峰是“雷锋”,而不承认刘峰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人。这很悲哀,很反人性,刘峰对丁丁的热爱被压抑的有多深刻,他最后爆发就有多激烈。刘峰反映的是那个社会的残酷,在那样一个看似祥和的团队里,他所做的一切卑微到尘埃,他内心的需求从来没有被他珍视的人群理解过,他是那个社会的牺牲品,他牺牲掉了自己的腰、手臂,身体最终残疾,而他的心似乎早已在对丁丁表白败露后死掉了,社会对他充满着不公,而他对抗的力量显得那么微弱…
刘峰再来说何小萍,再美好的青春年华在她身上都是沉重的,青春的残酷在她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个人设真是苦到家了,原本就缺爱的她以为进入文工团以后会大有改观,却不曾想到那个群体的人性薄凉。所以她会对一开始就对她报以善意的刘峰产生好感,她会在刘峰落难时与他站在一边,一同抵御那冰冷的人性。她因为不讨喜,性格倔强遭到排挤,也被腹黑的政委设计了一把,捧上天后随即坠入地狱…她的青春就在这样的反差导致的精神失常以后草草收场,留下无尽的遗憾。
何小萍肖穗子人设很旁观又戏份十足,美是没得说,她算是出身不好为人却讨喜,立场中庸,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擅于妥协与迎合,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她也会冷不丁被现实伤害,但她会很快调整自己的情绪,她会越来越现实,和这个变化的社会融为一体。
肖穗子林丁丁,梨涡浅笑就会吸引无数男性同胞,不算特别优越的出身却也有足够资本投入上层主流社交圈,刘峰选择爱这么一个漂亮的花瓶真是既愚蠢又冒极大风险,她看似美丽清纯的背后隐藏着极其明确的目标,她只想享受类似刘峰这样的男性对他的爱慕,而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绝不会选择他们,用现在的话说,她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切以自我利益为出发点,在保护自我利益时不惜使用卑劣的手段。珍爱自己,就远离这样的人吧。
林丁丁郝淑雯、陈灿,高贵的出身背景,来自同一阶层,他们几乎不识人间疾苦,也很难与不在同一阶层的人群产生共情。他们与身俱来的狂傲自大特别具有杀伤力,她们或许在不经意间就会对别人在心理上产生极大的伤害而不自知。他们都很精明,很能维系本阶级的利益与地位,他们对拥护者予以最大的奖赏,对漠视者予以最沉重的打击。他们从小对政治、权术耳濡目染,自然也是天生的政客和弄权者,只是他们走过肆意的青春年华后,是否能沉淀出可贵的品行而不再是人性的薄凉。
郝淑雯当繁华落尽,芳华不再,刘峰和何小萍再次重逢,褪去的容颜,岁月的痕迹悄然爬上脸庞,两颗能够相互给予温暖的心又再次相遇,也算是半生的福气,所以他俩生活在一起,相依为命、相携相伴,他们选择原谅曾经伤害过他们的社会和人性,他们平和地生活,但依旧怀念着逝去的青春,那个时候,风华正茂、一切才刚刚开始…
泪奔的画面今日冬至,进入数九寒天,待春暖花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