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双十一,让消协接到的投诉案例暴增52%,大多都是商家价格qizha,虚假宣传,先抬高再打折,忽悠消费者引发消费者强烈不满所致。
一位女士双十一,熬夜踩点,深夜抢购了78元一瓶的红茶,过了5天再次打开商品lian接,发现这款商品平时的售价只要58元,于是她找到商家要说法,商家推脱说是系统导致,愿意退款处理。
该女士表示不能接受,双十一本来承诺当天价格是全年最低,结果却比平时还贵,这不是虚假宣传,qizha消费者是什么?还有自己熬的夜还有什么意义?
无独有偶,家住郑州的杜女士也遇到了类似问题。11月8号这天,她为父亲买了套保暖内衣花了59元,父亲觉得质量不错,价格也便宜,就让她再帮自己买一套。杜女士想着快要到双十一了,到时候还能再便宜点,没想到双十一这天,杜女士打开商品lian接,衣服非但没便宜,反而单价标到了269,就算参加双十一狂欢,折后还要76块多。
杜女士表示对这家店的好感一下子就没了。
宁波的何女士也遇到了同样令人生气的事件。双十一的时候,她为女儿网购了十几只水笔,单价11~13元一只不等,花费200多元。原以为双十一当天买到的是最优惠的价格,没想到事后发现,这款笔平时售价才8块多。
何女士找商家投诉,对方告诉她这款笔在双十一也是8块多,只是系统崩溃才导致何女士买贵了,愿意补差价退款给她。
但是何女士已经不信任商家了,找天猫投诉,居然被撤回申请,客服说商家没有违规。
其实,十年前,我就已经领略过双十一的套路了。当时我也是提前几天就把想要goumai的商品加入购物车,记得有一件衣服加入的时候是188,结果到了双十一反倒涨到228了,我当时总共选了3000多宝贝,到双十一这天总价居然比平时售价高出100多,气的我把大多数宝贝都给移出了购物车,只买了少量必需品。
从那以后,我是再也不去凑双十一的热闹了。
话说回来,商家虚jia宣传,价格qizha究竟需不需要对消费者进行赔偿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价格欺诈的赔偿标准是三倍,不够500的要补足500.)
不过,网购维权由于跨区域大,执行理赔有些困难。还是需要消费者自己多长个心眼,在购物之前,先截图保存双十一前后价格对比截图比较保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