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屹耳
1
认识一个朋友,在南方一所高校读大四,因为喜欢摄影,大学期间去了尼泊尔、老挝等十多个国家进行旅拍,前几天写了一篇文章《我是如何在大学赚到人生第一个10万块钱的》。
紧接着,最近几天他又陆续收到了很多的offer,有免费体验台湾游的,有让他做一些景点的拍摄工作,还有私人的一些拍摄订单,全部砸向了他。
但因为临近毕业,论文的写作迫在眉睫,不得不放弃了很多的赚钱机会,一门心思忙毕业。
现如今,有很多的大学生靠着直播、写作、运营公众号等各种途径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在铺天盖地的各种新闻里,给了很多大学生一种概念:读大学,自己活得很贫穷,就是一种错误。
2
有时候在与同学互动的过程中,也有人经常留言,说自己家里是农村的、父母都没有正式工作,自己在大学里就是一种贫穷的存在,常常有一种大学白过了的错觉。
那么,在大学,贫穷真的那么可怕吗?它究竟限制了一些什么呢?
小勇是我的小学、初中兼高中同学,他的情况我十分了解。
爸妈都是农民,唯一的姐姐在初中的时候就辍学了,这些年一直在外面打工赚钱,而他从小学起成绩就一直很优异,初中、高中都考到了重点班,后来如愿考上了北京某高校,但他也向我讲述了到北京读书后的种种不适。
第一次坐地铁,差点被门夹了;
和舍友聚餐,吃饭AA制都负担不起;
和舍友逛街,各种英文牌子的衣服更是从来没有见过;
班里的学生,有的家里开公司,有的是政府高层;
唯独他,像陌生环境里的一个小丑。
贫穷,在这种环境下被放得很大,生活捉襟见肘的时候也偷偷向姐姐索要过生活费,也去做过各种兼职,兼职里最满意的工作是家教,按照小时来给钱。
在北京家教费用还相对可观,就是来来回回坐地铁要用掉好几个小时,去了几次实在花费不起时间,也就不再去了。
很多的时间里能不参加的娱乐活动就尽量不参加,把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面。
大学四年专业课每次都排前三名,大四的时候很荣幸地被告知保送到本校继续读研,但是被他拒绝了。
虽然家庭条件不是太好,但他还是有继续读研的想法,而且想换一个更好的学校,是南京的某985高校。
考研辅导机构费用太高,最后凭借自学,以专业课第一的成绩如愿考上了。
这其实不是故事结尾,读研期间他发表了数篇SCI论文,拿到了2万元的酬金,毕业的时候offer是某知名交通规划院发来的。
3
在和他的交谈中,他向我诉说到:
大家都以为我走到今天很顺风顺水,其实不是这样的。
在整个求学期间,
在金钱上,我的家庭根本不能和同学相提并论;
在心理上,还要承受农村与城市的各种差异以及价值观不同所带来的种种思考;
在学业上,求学的每个阶段我只是在别人玩耍的时候多刷了几道题而已。
不是所有人,都能在二十多岁不愁吃不愁穿地读完大学,轻轻松松地谈几场毕业就分手的恋爱,每天刷刷手机追追剧,穿名牌逛大街,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大学并不是那么容易,生活也都是艰难的。
莫欺少年穷,少年也别怕穷。
在大学,贫穷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接受不了自己贫穷的事实,人云亦云,去追求很多不实际的东西,别人靠着什么赚钱了,你也跟着一头栽进去,不去考虑自己是哪方面的“料”,到头来不仅学习没有完成,贫穷的事实依然存在。
大学,对很多人来说就是,“最贫穷的年纪赶上了物欲最盛的时候”。但是,只要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去向哪里,并朝着目标去努力,一切都是有可能实现的。
4
不管别人怎么说,学业一定不能拉下。
不要相信“不挂科的大学是不完整的”这种无稽之谈,等到毕业的时候,各种评比都是参考大学期间的学习成绩来进行的,如果一分之差导致保研、出国留学的名额丢失,后悔根本来不及。
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坚持读书是不错的选择,若能在大学找到自己的爱好,并坚持下去,日后都可能成为自己的事业。
大学四年,比起“没钱”的穷,“无能”的穷更可怕。
我们总得抓住这大好的青春时光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去对得起年少的这份“贫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