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非遗传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确定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措施之一。
“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需要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系统。只有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和积极实践,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非遗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陈通表示,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加入非遗传播事业,不断扩大非遗传播“朋友圈”。
喻国明:非遗+互联网科技+跨界资源整合+融媒体+情感传播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教授从传播策略的角度,洞察现阶段和未来非遗传播的关键趋势。
“我们要用新时代的方式来表达、传播、保护非遗,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来传播非遗。” 喻国明教授认为,VR、AR、AI等互联网科技在非遗传播、分享中将发挥积极作用,给民众以身临其境之感。硬件提升的同时还具有成长性,从而实现多重连接的生态和情景分享,这对传播非遗而言是一次巨大的技术契机。
他还提到:“我们要善于运用数字化手段,充分挖掘大数据的价值。今天的传播是在复杂、多样、碎片化的状态下进行,传播需要数据的导引。非遗传播如果没有数据导引的支撑,可能就是无效传播。因此,要让数据成为非遗传播的标准配置。从而有效展开用户洞察,弄清哪些人是非遗的需求者、活跃者和谣言的散布者。”
现阶段,传统媒介只掌握社会传播的20%的份额,影响力极为有限,因此对待媒介要有整合意识、借力意识。最重要的就是借助社会时代发展的大势进行有效传播,借助社会时事热点,与非遗结合,使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如今80%以上的传播都是通过算法型内容分发和社交链实现的。所以,我们必须研究非遗如何在算法型内容分发和社交传播中发挥作用,如何充分利用算法和社交力量实现有效传播,找到算法模型中的权重指标,突出非遗传播的特征。充分挖掘传统媒介与新媒体之间的整合传播和多层次利用。
另外,喻国明教授认为,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后真相传播时代,在这个时代,事实本身不是第一重要的,而是事实背后的关系因素、情感因素成为了受众最重要的传播认同感。我们在非遗传播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传播信息的事实性和逻辑性,更重要的是如何从关系上、情感上拉近与传播对象之间的距离,只有使非遗形成质感、产生温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息息相关的关联性,我们的非遗传播才能走进千家万户,走进人们心中。
马宏:从新生到衍生,创新是对文化最好的继承和保护
北京电视台卫视节目中心主任马宏则以《传承者》、《非凡匠心》等节目为例,生动讲述了“天工开物”与“格物致知”—这两个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维度。而且,她还认为,非遗必须要“见生活”。
在对“见生活”的表达上也选取了两个维度,一个是探索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的艺术新生,二是探索传统文化在大众市场面前的价值衍生。创新是对文化最好的继承和保护,唯有创新才能赋予文化以持久的生命力。
杨晓晖:非遗+创意设计,时尚大师为传统非遗插上翅膀
“天是世界的天,地是中国的地。我们应从五千年文明中吸取养分,同时还应为传统和当代起到翻译转码的作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时尚大师》栏目制片人杨晓晖选取经典的中国传统文化意向为主题,组织设计师以此为命题进行设计,在节目中“一箭双雕”:实现中国非遗传统工艺的现代化新生和中国文化的世界化表达。她还在尝试把电视节目和流行的电商消费方式结合,线上线下联动,让更多人穿上中国元素的服装,感受到文化之美、时尚之美。
其中有两期节目均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传统非遗手工艺为主题,选手们在精心的设计中,向世界传递东方美学,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观众无不为设计师巧妙结合当下时尚突出了传承与创新而赞叹。
将非遗传承中的文化底蕴及工匠精神搬上融媒体,以更为生动的形式走进大众生活,让新科技、大数据赋能非遗,让更多人加入非遗传播“朋友圈”,通过创意设计让新生代更加直观地了解我国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某种程度上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财富与创意来源,无论是互联网科技还是创意设计,都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插上更高的翅膀。
来源:文创产业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