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但是为了生存,我们又必须生活在群体中,这样一来,我们就要和很多人建立关系。有点头之交,相见只需微微一笑,表达我们的友好之情即可;有利益之交,个体和个体之间存在着利益交易,利益另一段关系也就随之断开;有手帕之交,我们生活上遇到的好事和坏事,都会和这些人交流;还有亲密之交,这些人是对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人,我们的喜怒哀乐多数与这部分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的内心也最渴望得到这部分人的偏爱。
今天我们主要来聊一聊,我们的亲密关系。
人是不停地变化着的,不同的时期,我们对同一个人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几年前我们爱的死去活来的那个人,不见面时,一天能想个800遍的人,在后来的某一天,我们在看到这个人的时候,内心可以毫无波澜,甚至有时还会带着憎恶的情绪。那些我们曾经对这个人迷恋的某种行为,再往后的日子,我们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为什么会这样呢?
有人说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和同一个人相处久了,失去的新鲜感,对方是什么脾性,身上有什么缺点,我们都一清二楚了。人不是完美的,但是我们总会以完美的眼光来看待别人。这样一个满身缺点的人,又怎么可能还是我们的意中人?
有人说是因为后来的我们看对方时关掉了“滤镜”。以前对方那些深深吸引着我们的行为,并非是那些行为有多么的美好,而是我们眼睛给这些行为渡上了光环。后来对方做着同样的行为,但失去“滤镜”的加持,这些行为只不过是普普通通的,再也无法激起我们心中的波澜。
什么才是爱?
是为对方的优点折服?
还是领人上头的新鲜感?
网上流传着句话——爱你的时候是真的,不爱的时候也是真的。
不要设想着和另一个人白头偕老,因为那是一场灾难。
在茫茫人海中,我们寻找到那个以为能够相守一生的人,到后来才发现这不过是我以为。
人生那么长,有太多不可控的因素,即使我们心心念念朝着一个方向出发,中途也会因为某些原因,而分道扬镳。
所以爱着的时候,请用尽全力去爱,不给自己留遗憾。但爱并不是可以交换的,如果你觉得你为这段感情付出了那么多,那么多,也企图以此相要挟对方付出同样多的爱,你只能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失望。
不爱的时候,我们也不要死皮赖脸的纠缠着对方,体面的转身离开,好聚好散是最好的结局。
因为爱有保质期,所以才有了那么多以爱的名义走进婚姻的人,最后都成凑合过,忍着过,打着过……
(此文原先的题目是有爱和无爱,本来我是因为儿子的一个行为,有感而发的,结果写着写着好像根本没那回事。如果强行加入儿子的行为的话,有点不伦不类,只好令其边记录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