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不自律是个万年话题,特别是对于一心成长、却迟迟不能改变的我们来说。
很多人都曾计划早起学习,但⏰音乐一响,你耷拉着眼皮安慰自己,时间还早,先刷会手机再穿衣服吧。于是,点开了朋友圈,点开了微博,点开了知乎,一转眼八点半,今天的读书计划又泡汤了...
为什么我们总是难以做到理想中的改变?为什么我们的改变永远是三分钟热度?
今天,本文就尝试深入剖析这一问题,毕竟,只有真正理解原因,才更有可能做出针对性的执行。
01
第一个原因是,正值20-30这段青春年华的我们,尚没有足够的阅历去体悟时间的无情。
时间在年轻的我们眼里,是被体验、被挥霍的,就像很多人上了大学就开始放飞自我,逃课、打游戏、刷网剧、抄作业,反正只要把文凭弄到手,大学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但等到毕业找工作,这些人才发现,自己一项能拿得出手的成绩都没有。
他们听闻班上某某考上名校研究生,隔壁某某进入大企业实习,内心懊悔不已,不得不咬着牙、熬着夜在简历上做苦功,心想「不管怎样,能找到份工作就ok了」。
工作是找到了,但这次经历并没有让他们吸取教训,很多人依旧目标不清晰,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活。
工作嘛,暂且就这么做着吧;恋爱嘛,暂且就这么谈着吧。
等到青春末尾,时间的无情再度来袭,周围人买房的买房,生娃的生娃,他们这才发现,自己不仅工作没做出什么成绩,要结婚的对象也和自己愿景、价值观不一致,当初视而不见的问题,全都一股脑爆发了出来。
生活露出了爪牙,一夜之间,让你看清了它的本来面目。
时间是无情的,它不会在你混日子、得过且过的时候给你扇两巴掌,它就那样静静看着你。
我们可以选择逃避、自欺欺人,我们可以把责任全部推卸给环境、给他人,但问题不会自行消失,只会在未来某一天,以一种无比扭曲狰狞的面貌重新出现,将你编造的谎言彻底打碎。
02
第二个原因是,我们在成长环境中养成的不良习惯,因为缺乏对比,难以被自身察觉。
我在知识星球中看到这么一个故事:
两位朋友聊天,聊到关于成长、生活和自律的问题,其中一位朋友说,他老板是他这辈子遇见的最优秀的人,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他老板刚来这座城市的时候,身上只有5万块,通过4年的努力,买下了3套房,但这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这位老板非常十分以及极其地自律:
他几乎每天晚上都是10点睡,早上5点起,看财报,听英文演讲,练口语,然后去公司处理一天的工作,工作结束后去健身,回家后读书,从来不看电视、不刷B站、不玩抖音。
这位朋友有一阵借住在老板家,夜里起来看到客厅灯还亮着,他以为忘记关了,结果发现他老板因为失眠,竟然在客厅读起了《社会心理学》。
朋友曾问过老板:「老板,你这样生活会不会很累?」老板说:「我们这个圈子的人都这样,从小看我的父母也这样,早就习惯了。」
可以说,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对这个人的认知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是巨大的。
想想看,如果周围人都是早8点起,晚12点睡,我们一定不会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如果周围人都和这位老板一样,早睡早起健身读书,那我们一定会对懒散的自己产生怀疑。
孟母三次搬家,就是为了让年幼好学的孟子学到礼貌、秩序、诗经这些应该学习的东西。很多长辈也经常念叨,女孩子找对象一定要看这个人的朋友,如果他的朋友大多玩世不恭,缺乏事业心与责任感,那这个人大抵也优秀不到哪里去。
接触优秀的人,踏进优秀的圈子,是一个人倒逼改变、飞速成长的绝佳方法。
03
第三个原因是,陷入成长焦虑的我们,对自身缺乏清晰客观的认知,总想要挑战人性。
对此我有深切的体会,因为我发现自己是一个完美主义倾向很严重的人,不管是设计工作中的像素,还是写作过程中的字句,不管是职业发展方向的确定,还是未来家庭与事业的兼顾,我总是对自己提出几乎不可能达到的要求。
这就导致我常常受困于自身表现与理想状态之间的落差,受困于对自己不够认可的负面情绪,而一旦我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调整情绪,我就没有剩余能量去坚守执行了。 我是「人」,不是「神」。既然是人,就会有情绪,有焦虑,有不安;既然是人,就会有懒惰,有自私,有贪婪;既然是人,就不可能一步登天,什么都想要得到。
我相信,我们每个人在面对眼前这个精彩纷呈的世界时,说不向往那是假的。但我们往往过于注重向外看,向各式各样的指标看,却忽略了认清自己究竟成长到了哪个阶段。
精准而完满的计划,不管是6点起床、7点跑步,还是三十岁之前既成家又立业,对那些拥有优渥资源、目标明确、早就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兔子来说,或许并不难。
但对于连情绪处理、早睡早起都做不到的大多数乌龟来说,最重要的是先起步,先从家门口爬到路途中的第一片野花丛,别指望一溜烟就能爬到几公里外的池塘。
04
第四个原因是,我们把不自律归因于意志力,忽略了长期熬夜、不锻炼带来的能量匮乏。
几乎所有提升记忆力、提高自控力的文章或书籍,都告诉我们要规律作息、坚持锻炼,但奇妙的是,大多数人在盯着既定目标努力奋斗的过程中,第一个舍弃的就是它们。
的确,赚钱不容易,做出成绩也不容易,那么多熬夜拼搏的例子摆在那,我们难免怕自己跟不上趟。但问题是,赚钱和做出成绩,真的是短时间内就可以达成的吗?
你可能已经发现,现如今人们判断一件事值不值得做的标准越来越单一,即:能不能赚钱,能赚多少钱?如果不能赚钱,那这件事哪怕再陶冶心灵,再为美好生活做贡献,在很多人眼里,都是嗤之以鼻的。
我无意追究这种价值观的对错,毕竟,在追求理想生活之前,人首先要在社会上生存下来,赚钱是一道躲不掉的坎。那么,怎样能赚更多钱呢?
我在前面关于时间的文章中提到,成功人士有个相继验证的时间增倍绝技,即:同一份时间重复出售多次,某种意义上,这属于商业思维的实际应用。
在这个经济社会,或者说商业社会,想要更好地生存下来,我们很有必要培养自己的商业能力。而商业能力最基础的入门点就是 ——培养长期思维。 这样一来,事情就很简单了。没有健康,我们就没有办法做好任何值得长期做的事。巴菲特99%的钱都是50岁以后赚到的,你每天熬夜、吃外卖、不锻炼,你确定你的身体足以支撑你享受到复利的收益?
或许当下,我们对注意力不集中、头脑昏昏沉沉,还没有太大的感觉,但想到以后,是不是该一个激灵清醒过来了呢?
05
讨论了这么多阻止我们真实改变的原因,相信你一定已经迫不及待了。
别急,接下来才是重头戏,我在五花八门的方法清单中,总结出了4个最核心的执行策略,现在分享给你,亲历有效:
一、改变从早起开始
我们可以持之以恒地玩游戏,却做不到持之以恒地早起,很大原因是没有建立起积极的反馈,只要反馈机制建立好了,早起也可以上瘾。
早起的积极反馈有哪些?
① 看着凌晨五点的窗外,大家都还在睡梦中,新的一天一开始,你就打败了99%的人。
② 早上是一天中效率最高的时刻,晚上需要3小时完成的事,早上1小时就可以解决,自我价值感显著提升。
③ 你没有被人性的懒惰打败,你成功战胜了自己,你主宰你的行为,你获得了自由。
④ 你可以给自己做一顿丰盛的早餐,奠定一整天的幸福基调。
早起的战术操作有哪些?
① 只有早睡,才能早起,早睡带来的变帅/变美的感觉,可以督促你明天继续早起。
② 用行动代替思考,别躺在床上自我辩论,直接让大脑当机,穿衣服,出了被窝再想该不该早起。
二、列出行动清单
我们想达成的目标太多,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感受到的烦恼和失望也太多,与其花精力去纠结该不该做、什么时候做,找理由拖延,不如做个没有感情的机器人,一切按指令行事。
行动清单的规则步骤有哪些?
① 将大目标拆解成小目标。 参考SMART目标制定法则,即具体的(Specific)、可衡量的(Measurable)、可达到的(Attainable)、相关的(Relevant)、有明确截止期限的(Time-bound)。
② 每天早上集中一段时间,将今天要做的事列下来。
③ 排列事件优先级,找出那20%最重要的事,用80%的精力完成。
④ 完成清单后,尽情地去玩耍吧~
⑤ 定期复盘。利用CRS复盘法,即做了什么(Check)、做得怎么样(Review)、有哪些改进的具体措施(Solution)。
三、降低开始的难度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每件事情开始之前,先找件更容易的事让自己进入状态,例如:
① 看书之前,先稍稍收拾下桌面。
② 跑步之前,先穿上喜欢的运动服。 ③ 起床的时候,先穿上一件衣服。 ④ 写文的时候,先坚持个5分钟。 📢大脑就是个Bitch,只要她觉得这件事有点难,她就会想方设法地阻挠你,给你找理由,让你不做这件事。你得用点小伎俩哄哄她,她满意你也满意,岂不皆大欢喜?
四、加入优秀的圈子
学习是一种社交行为,李笑来说过:「耳濡目染的教育才是真正有效的教育。」
现在互联网那么发达,理财圈、写作圈、健身圈、心理圈、读书圈,随便加入哪个我们感兴趣的优质圈子,或是报上一门经过市场检验的优秀课程,都能受益良多。
最近,我就加入了不少圈子,见识了非常多优秀的人。在这些优秀的人眼中,学习不是一件「有空了再去做」的事情,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日常,就像前面提到的老板一样。
跟着他们,我们无需痛苦地逼迫自己,只需遵循人性中被激发出来的进取心,在一片欢呼/认可/督促/不甘中,不知不觉,踏上前进的道路。
以上就是触发改变的4个核心战略,万变不离其宗。如果一时记不住,没关系,记得「点赞收藏」呀,或是「关注」我,随时获取最新成长干货。
最后的话
年轻的时候,美食、包包、好看的电影、喜欢的人,都能给我们带来快乐,但随着年纪渐长,身上背负的担子越来越重,随风即逝的快乐已经不能再满足我们了。
我们需要在被动的生活中找到主动感,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找到确定感,在柴米油盐鸡毛蒜皮中找到价值感,而自律就是获取这些持久幸福的最佳方式,也是在岁月流逝中,保持自己从容与自信的心理根基。
最后,摘取一位小伙伴发表的日常感悟,分享给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