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性”是个永恒的话题。
在面对胡小蝶的尸体时,大家除了拿起手机,除了维持秩序,只有一个人去为她披上了外衣;面对陈念的母亲在网上爆出的不好的消息,全班同学几乎都选择了孤立和嘲笑;当陈念被推下楼梯时,没有人愿意去扶她一把。。。太多的镜头赤裸裸描述着现实,这就是现实,胡小蝶说,她被欺凌时,她(他)们为什么不选择去做点什么?是的,“雪山崩溃前,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但是,讽刺的是,当你终于鼓起勇气去面对时,寻求帮助时,你才会发现那又是多么的让人绝望,世界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和公平,有着超乎你想象的一张张互纠缠的大网,所以,无奈的郑警官,变得喜欢睡觉,眼不见心还能静会儿。
其实他们是少年,其实他们也不尽年少而已。她有着超乎成年人的隐忍和坚强,他有人英雄般的豪情和无奈,她(她)们有着愿为对方付出一切的爱心,甚至有着去改变世界而不被世界所改变的梦想,但是他们仅仅只想着走出去都那么艰难,难道走出去就真的美好了吗?可以去改变世界了吗?!
2.教育就是为了高考
看着高考后满天飞舞的书本碎纸屑,我们不尽要问,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不再受校园欺凌吗?其实,只是手段变得更加隐晦和高明了而已,不再像高中那么赤裸裸罢了,社会依然是丛林法则。还是,通过一个高的分数,就有了更多的选择,去选择一个相对文明的生存环境,也是很有可能的,亦或真的可以保护世界。。。。
其实,陈念很清楚,先保护好自己,当有能力的时候她会去保护更多人,但是还有多少同学是这样想的呢?那些当弱者遇到欺凌时,还去嘲笑她的同学们,那个乖乖听话的女同学最后为什么也会被欺负?是的,大多数情况下,面对别人的不幸遭遇时,我们连同情都少的可怜,更别说站出来主持正义,更多的时候,我们会选择明哲保身,大部分人都是想着,只要现在不欺负我就行,只想着如何祈祷自己不被欺负,而没有任何作为,也许因为就算作为了也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遭到变本加厉的报复,所以陈念才会选择忍了一次又一次。
鲁迅笔下得“人血馒头”说的是人的麻木与无知,而如今,更多人已经被教育成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就是光会读书的“机器人”,也不知哪一种更为进步?
3.难为父母心
假设不是主角的那些所谓“正常”的乖乖的普通的麻木而又精明的孩子的原生家庭都是正常的话,学霸和混混都应该属于问题家庭,也许你会埋怨她(他)们的父母,但是他们一定也不想自己的孩子出现问题,生活所迫,有多少心酸与无奈,又有几人知?那么出生好的魏来呢?有着看似优雅、知性又有教养的父母,实则道貌岸然,不像小北直言,“我就是个混混装什么有教养”,却处处提现出他仅有条件下的真性情,保护朋友不连累哥们儿!而他们呢?深知社会上的各种规则与套路,他们对孩子的错不以为然,终将导致她酿成大错,过分的注重成绩而不注重孩子的人格培养,培养出这样歹毒残忍,认为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孩子,势必,这样的孩子,掌握的知识技能越多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所以,很多人对魏来的死痛快多余痛惜,她错在哪里?一个骄横跋扈的孩子,身上一定有其父母的影子。佛曰,“因果不虚”,当一个人坏到极致,而又无法惩罚她的时候,上苍会还她一个公道 ,陈念在被折磨到崩溃、忍无可忍的时候推她一把,她当时应该没想到会一推毙命的,毕竟她也被推过,她只是像她说的,不像再见到她。。。
艺术和文学绝不是无病呻吟,一部好的电影会唤醒你内心即将泯灭的很多东西。思想是个好东西,可惜,太多人早已被生活压榨的没有了自己的深度思考能力,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属于扮演的各种角色而唯独不属于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