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要随手把想法记下来。自己的书最容易操作了。借的书,就不能随便在上面写、画。所以,我一向觉得书非买不能读也。当然,再严格界定一下,那些比网上的烂帖子还烂的编凑的印刷品,其实是配不上“书”的称号的。得有点实实在在的信息而不是粗编乱造的垃圾信息、有点实实在在的思想内容而不是乱七八糟的情绪的文字表达,才可以算作是“书”。(此两处引号表示强调。)
很久以前我有一位朋友W,有一天找我借书看,拿过书去打开一翻,上来就是一句:啊哟你的书咯!都让你弄成这个样子,胡哩划叉的,简直是!同时脸上显出一副不理解、颇为不耐烦的样子。
我的回答是:你不会不知道有个说法叫“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吧?可是此一时刻你却忘了。
有想法随时记下来,有很多好处。我自己琢磨了下自己感受过的好处,记在这里吧:
随时记下想法来,可以减轻记忆负担。我们的记忆能力是无限的,可是我们每个人眼下实际能用的,却相对而言颇为有限。这样,我们就必须不要给大脑增加记忆的负担。随时记下想法,就可以随时把注意力调整到新信息的摄取、加工上,以便有新的创造,不然我们得时刻花费太多的精力去记忆一些东西,脑力就会浪费不少。
随时记下想法来,便于以后整理。有时我们看到一本好书,看的过程激动不已,可等看完后,只留下些模糊的印象。这时想想如果我们中途有自己的想法时随时记下来的话,结果会不会不一样呢?灵感闪现时脑海里的印象非常清晰,可是很快时间的大海就淹没了那明亮然而只有一点或几点的微光,常常就把那点微光打发进了永恒的黑洞。我不知道别人的经历和感受,就拿看电影来说吧,有时电影看的时候很激动,如果不在还有印象时赶紧整理出来自己到底有哪些印象和感悟,过后可能就忘得近乎精光,对人提起来的时候,只能说:嗯,那部电影很好,感觉特别棒,可至于为什么棒,好在哪里,你自己去看吧,----因为我已经差不多忘光了,只记得有过好感觉这回事儿了。当然,除了随时记下来,另外一个方法就是不断重复看。好电影,或者换个说法,我自己喜欢的电影,常常看很多遍,于是印象自然深刻,记忆的内容也多一些、准确一些。看书也是同样的道理。可我们并不总是有那么多时间和心情去反复看同一部作品的,因此记笔记是个替代反复看的非常好的办法。
随时记下想法来,便于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这个也很重要。记得有一次,有个朋友L借了我的一本书去看。看完后还给我时跟我说:你写的那些批注,有的很有意思,有的,感觉,哈哈,我说话你别介意哈,好幼稚、好呆啊!
呵呵,我一点都不介意。因为:第一,你以为是幼稚的东西,未必幼稚,可能不过是你对那个问题自以为有了成熟的意见,而你那自以为成熟的意见可能不过是狭隘、肤浅的成见而已,你可能根本就没有对更深层次的、听起来像白痴问的似的那个问题进行过任何思考。黑格尔在他的《精神现象学》里有一段精彩的论述,说“熟知并非真知”,讲的道理就是许多我们自以为了解了、熟悉了的事物,其实未必是我们真正理解透了的,而我们所谓的熟悉又让我们沾沾自喜,以为不用再去多想了,这实际又更加重了我们的无知。当然,并非所有的问题都值得去那样深思,也并非每一个问题我们都有必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深思,----人生有限,那样做我们可能会累得死得更早而不能取得我们可能取得的成就,我们总是不得不有所选择。但是,谨慎的心态应该是,即便对我们自以为已经熟知到无可置疑的事物,还是保持某种程度的开放心态,还容许自己听听不同的想法----不管那想法看起来是否幼稚是否荒谬,甚至如果有时间,也去考虑考虑那不同的想法和意见有没有道理----有时这样做的确能让自己的思想更成熟,因为即便是听到了些新的荒谬的观点和看法,也算是让自己又经历了一翻跟荒谬较量的锤炼。第二,即便真的是幼稚的想法,我通过记录下来,而后在梳理自己的思想过程时,看到自己思想的发展之处,可能顺便可以总结自己思想的发展过程。这样其实可能同时有两个好处:第一、知己,就是了解了自己的思想过程及结果,对自己在那个问题上的思想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把握,甚至同时还可以看看自己的思考特性及其转变;第二、容人,因为知道自己也有过----并且今后在学习新东西、复习旧东西时大概还会不断有----幼稚的想法,看到自己的思维路程也并非一片坦途,所以在取得某个或某些思想的成就时就少一些沾沾自喜,少一些过分骄傲,少一些自以为世外高人的心态,就可以推己及人,产生某种同情心和同理心。比如,当听到别人幼稚的想法的时候,就不会太过(难免有点,但会快速调整心态,是为“不会太过”)鄙夷和不屑,而会适度寄以同情,然后看其人心性而采取适当的对待办法,----对待谦虚好学的,就耐性指点,对待漠然而“不曰如之何”或者愚陋然而顽固的,就由他去吧。
当然,随时记下来,如果是自己的书,就可以随意以任何方式记了。在书上随便写、随便画、随便涂抹,都没事儿,因为书是自己的。但我有个朋友Q一直保持了记笔记的习惯,可真的是记笔记----把所学知识和自己的想法记在笔记本上。该朋友自己的书都保持得干干净净,每次到了期末,书近乎完好如初,而自己也多了一些记录内容工整完备的笔记本。我觉得这位朋友如果能坚持下去,早晚要成为系统掌握某些知识的什么人物。让我拭目以待吧。
我觉得这样记笔记的确也有好处,就是可能随时比较系统地整理了自己的知识和想法。因为在笔记本上记笔记就比在书上随时写画有了某种略带强制催促性的因素:一旦在笔记本上下笔了,一般就想把那思绪完整地记下来。而在书上随便写画,一是觉得要点记下来了,以后整理也不迟;二是书页的空白处就那么多,也难以随意发挥太多,----我在书上随便记的时候最多不过是连续两页空白写完而已,而这是否逼着我养成用最简练的语言记下想法的习惯还不确定,并且我也就很少像在笔记本上那样把刚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摘要整理了。
但在笔记本上完整系统地记笔记耗时啊!
所以,大概,一要看自己的时间,二要看需要记的内容,以决定如何去记。如果是自己的专业领域的东西,可能就要系统地整理。即便是时间紧张,不得已一时粗略地记了些想法,过后一定也要尽快找时间,趁热打铁地系统整理一下刚刚获得的新知识和产生的新想法。如果是扩展的相关的内容,可能也需要适当考虑是否该系统整理一下,无论怎样都要进行一下较为系统的梳理,因为杂乱的信息和知识不便于进一步拓展和应用。如果是没什么相干,但是对自己来说,颇为有趣,或许某一天会用到,那就随意了,但也一定要好再寻找,存储时要做好大致的归类。
�e�8��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