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16世纪,一首德国民谣悄悄流传在人们口中,旋律明快,简单,带着一些说教意味,讲着“少年”与“玫瑰”的故事——《Heidenröslein》
分享Vienna Boys' Choir的单曲《Heidenröslein》http://music.163.com/song/19711766?userid=329706575 (@网易云音乐)
(由于简书好像不能直接听,这里只能复制这个网易云的链接,或者直接搜索Heidenröslein)
歌声飘过几百年,在1770年的时候,这段旋律进入了诗人歌德耳里,并被他改编为一首抒情诗:
野玫瑰
歌德/作
少年看见红玫瑰,
原野上的玫瑰,
多么娇嫩多么美,
急急忙忙跑去看,
心中暗自赞美。
玫瑰,玫瑰,红玫瑰,
原野上的玫瑰。
少年说:“我摘你回去,原野上的玫瑰!”
玫瑰说:“我刺痛你,使你永远不会忘记,
我决不能答应你。”
玫瑰,玫瑰,红玫瑰, 原野上的玫瑰。
粗暴少年动手摘,
原野上的玫瑰,
玫瑰刺痛他的手,
悲伤叹息没有用,
只得任他摧残。
玫瑰,玫瑰,红玫瑰,
原野上的玫瑰。
18世纪德国的启蒙运动在文艺复兴成果的影响下,提出博爱,平等,自由的理念。封建贵族与人民的矛盾,文化思想的压抑,促使“狂放突进运动(Sturm und Drang)”的发生,运动的矛头直指封建专制,追求个性解放,赞美爱情,崇尚自然。
歌德(1749-1832)则成为这一运动的代表人物,并在这样的氛围中进行创作,在歌德看来,抒情诗也和民歌一样,情感应该是货真价实、朴实明朗的。
《Heidenröslein》创作于歌德人生的早期,当时他正热恋着神父布里昂之女弗里德里克,而歌德因学业,而不得不离开这位美丽的姑娘,当了一回负心汉。谁料那姑娘在歌德离开后,选择终身不嫁,可以说是为歌德葬送了美好的青春。
也许送给弗里德里克诗中的“玫瑰”暗指的就是她,而“少年”则是歌德的自喻。
事实上,随后在1774年歌德创作的带有自传性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里,进步青年维特与女主绿蒂无果的爱情故事,也跟这首《Heidenröslein》一样,有着极为相似的暗喻。
这首《Heidenröslein》在随后的两百多年里,不断被优秀的作曲家谱曲,出现了许多经典的版本,其中最著名的有:
1805年,舒伯特
创作的具有民歌风格的分节歌《Heidenröslein D257》;
1829年,Heinrich·Werner(德)创作的版本;
1928年,Franz·Lehár(奥)
祝大家情人节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