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真的不会说话。
说一个人不会说话,并不是说他是哑巴,而是说他说话没有分寸,不懂迎合;不问轻重,不讲场合,甚而至于张口就抬杠,以至于走到哪里都会弄得人际关系紧张。
人际关系紧张并不仅仅是与单位同事之间,还包括与家人、朋友、邻里亲戚之间的关系。
逆向思维是个好东西,在分析讨论问题时,多用逆向思维,正反两面反复比较定夺,可以避免决策失误。但逆向思维用于生活中说话、聊天,就是爱抬杠了。
有些人就善于抬杠,你说东,他说西,你要是顺着他说西,他却又说东了。总之,就是谈不到一起去,把一个和谐融洽的氛围谈成了僵局,有的甚至会因说话而反目成仇。
这就是不会说话,这就是网络流行词尬聊。
人与人关系的维系除亲情、利益外,大多数人都是靠说话进行沟通来维系。
一个人会说话,会成为受欢迎的人,而有的人会因不会说话令人生厌。
河南作家刘震云的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就阐述一个道理,说话影响人与人的关系。
朋友之间、亲人之间,一定要有话说。有没有话说,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个纽带,也是衡量夫妻之间、情人之间关系浓淡的一个标志。
可见,会说话是一门学问,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一门学问。
举个例子,我写了一篇文章,是讲如何构思小说,如何处理小说矛盾冲突的,有位朋友在文末写了一个评论:
“(写得)有道理,但是,没有生活阅历,是无论如何都写不成小说的”。
我并不是有意冒犯那位有生活阅历的朋友,我只是举个例子来论证我的观点和看法。这个留言先是给予了肯定,但问题是后半句:“没有生活阅历,是无论如何都写不成小说的。”
说是问题,并不说后半句有什么语病,或者观点有什么问题,当然,这里且不论观点正确与否,我们姑且假设观点正确,即没有生活阅历,是无论如何都写不成小说的。问题是这后半句与所留言的文章内容,完全文不对题,答非所问,牛头不对马嘴。这就是抬扛了。
我们知道,写文章,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鲜明的观点,一篇文章只能解决一个问题。这是小学语言课本上就一直强调的。人家的那篇文章是说如何解决小说矛盾冲突的,你却跟人家谈阅历。写小说需要阅历没错,谁也不会否认,问题在于,这不是这篇文章解决的问题。如果非要说写小说与生活阅历的关系,则需要另写一篇文章来解决。
这就是话题不对,场合不对。
再举一个例子,有夫妻两人生活中常常因为一些可笑的事而吵闹不休,比如就开窗户而言,男的打开窗户,女的会说,开窗户家里进灰尘,你又不打扫。过两天,男的见窗户开着,想着媳妇说开窗户落灰,就去关上窗户,女人则会说,打开窗户透透气,你关窗户干啥?
类似的例子很多,两人则整天为此吵闹个喋喋不休,家里永远鸡犬不宁。
这是不是很可笑?你生活中有木有?
其实,我告诉你,在我们多数人日常生活中,好多事情没有对错,有的只是有没有包容与理解,有没有心与心的共振与合拍。
小到咱老百姓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说话,大到交朋友甚至国家大事,也要讲究说话的艺术,即会说话。
我们都知道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俞伯牙弹琴,琴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虽然,有许多人赞美他的琴艺,但他却认为一直没有遇到真正能听懂他琴声的人。直到得遇钟子期。俞伯牙弹琴志在泰山,钟子期听后夸赞说:“善哉乎鼓琴,巍巍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听了拍手说道:“善哉鼓琴,洋洋兮若流水”。于是,俞伯牙将钟子期视为知音。这就是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来历,也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来钟子期去世,俞伯牙失去知音人,摔琴断弦,终身不再弹琴。
撇开钟子期听琴识音,单就说话来说,钟子期无疑是很会说话的。谈到这里,有人会说,这不是拍马屁吗?不是的,这和一味的逢迎讨好是不一样的。拍马屁是无原则的一味迎合,带着很强的功利目的。而会说话,只是在话题的把握上不会出现分歧,不会因说话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说的就是一个说话的学问,别人都劝不下的赵太后,被触龙三说两说,就被说动了。赵太后很愉快地接受了他的建议,同意将她的小儿子长安君送到齐国去当人质。而先前的那些人,无论怎样劝说,都没能打动赵太后,而且一度使太后动怒,竟然骂道:谁要是再来劝我将儿子送到齐国当人质,老妇必吐到他脸上(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看看,会不会说话,产生的后果是不是大一样?
写到这里,就此打住,我不禁问道:朋友,你生活遇到过不会说话的人么?遇到过说不到一块、谈不来的朋友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