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时间潜意识里,总认为海绵宝宝要比喜洋洋高级。而且行为上我也是赞同的。
(本人只是动画爱好者,只是分享薄见)
是的,身为一个二十多岁的大人,也看动画片,是动画的忠实粉丝。多喜欢看皮克斯动画短片,当然,动画也是十分多类的。这里我只谈以上两者给我的感觉。
中国式喜洋洋被大批量的幼型观众所追捧。更多的跟中国狭隘式教育方式相关,因为关注点只有人这个眼前的生物,而眼前的中国家长、老师,有一个共同点:重礼仪,规矩化做人,始终是没有错的(也就是教你怎样程序化做人)。喜洋洋则由此而延展了这种简单道理输送式思维,并加之一下喜剧元素收获观众。幼型观众或是微大点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模式,是熟悉的程序,即使用的是羊与狼,其中除了狼想要吃羊,关于自然真相便由此而止了。附加之上的是身为人的属性,团体友爱,尊师,抑或是多了懒惰,贪吃,可爱。但已经是披着羊(狼)皮的人了,格局已经被狭隘化了。
而海绵宝宝,收获了更多的有趣型中小型观众。这自然有其中的缘由,首先在创意上,海绵更多的被人们认为是没有生命的,(而事实上,1825年,随着靠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以及生理学和胚胎学诸方面的工作,科学家确定了海绵是动物。)(我本想说它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证明其有生命,而制作者发散式更多的从海绵入手,可以吸水,屯水,被挤压,变形。各种物理形态启发式的引导。里面的派大星,章鱼哥也有属于自己的动物属性。但毕竟这个东西是要与人沟通的(或是说,吸引人去了解的),人的属性不可或缺,但其个体性格属性却是更丰富,因为角色没有老好人,没有绝对的反面,只是有着各种私人小性子的普通小角色。多了动物属性,形象也更饱满,轻松打开更多的世界。
自然,我并不想简定高低,两者的出发点与格局有着不同的区别。只是私想说,流通什么,往往它反应出主体的多数思维方式。,我们不必像海绵宝宝一般发散,但收敛一些固化的输送思维式教育,多一些启发式的打开视界。毕竟,喜洋洋也成功的打开了很大的市场,如果做出些更好的调整,会不会对整体提升国民幼型基础更好些。
就像蜘蛛侠里的那句经典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ies.本事越大,责任越大。
个人签名:变化的本质是浪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