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读书札记
内容简介
有人说《目送》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目送》中收录的73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目送》是继《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后,龙应台再推出思考“生死大问”的最强新作,花枝春满、悲欣交集,跨三代共读的人生之书。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背影》。
作者简介
龙应台,1952年2月13日生于台湾高雄县大寮乡眷村,现代作家、“中华民国文化部部长”。1974年毕业于国立成功大学外文系后,赴美国求学,后获堪萨斯州立大学英美文学博士。1988年迁居德国,在法兰克福大学任教授。1994年,出版《人在欧洲》。1998年,她的三部书《啊,上海男人》、《这个动荡的世界》、《故乡异乡》在上海相继发行。1999年,龙应台出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局长。 2008年在香港大学教授任上获评为孔梁巧玲杰出人文学者。2010年11月15日,龙应台以260万人民币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16名,引发广泛关注。
经典语句
1.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
2.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3.家,一不小心就变成了一个没有温暖、只有压迫的那个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凉,但是家却可以更寒冷。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很多人在散了之后就开始终身流浪。
4.爱是自然的,别离也是自然的,欣然的理解,欣然的接受,让他飞,让他走,不必执着的不放手
5.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懂’,做最后的转身离开。
读后感想
活出自己,别让曾经的仰望低到尘埃里
有人说,人生是一趟单程车票,有去无回。在这趟旅途中,与我们有直接关系的,就是父母和子女了。这样的血脉传承间,承载着人与人之间深沉的爱。于是有了触动人心的《目送》,也有了将龙应台的《目送》与朱自清的《背影》相提并论的共同背景。
尽管如此,很多事都需要你自己去面对。生病了,身体有多痛,只有自己知道;淋雨了,是享受还是折磨,由你自己体会。摔倒的孩童哇哇大哭,父母可以极尽温柔地安慰,疼只能自己担着。虚弱的老人坐在轮椅上,子女可以极尽孝道地陪伴,却无法代替。
也许生命是美丽的、忧伤的、深邃的、平凡的,个中滋味,需要我们自己慢慢品尝。
1.生命是每个人自己的课题、谁也替代不了谁
今天一早,我刚刚送孩子去学校。在淅淅沥沥的雨伞下,我们亲密无间。我拉着他温热的小手,感受着来自他的依赖。转眼间到了电梯口,孩子一阵风地跑进去、挥挥小手消失在关上的门里面。
书中首篇《目送》一文写三代,总结下来只有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生活处处有别离,不仅是我们目送子女,我们也目送父母;不仅我们目送他们,他们也一样目送我们。面对生命这个课题,想替也没法替、想陪也没法陪。从我们丫丫学语、蹒跚学步的时候起,到求学、工作、成家、立业。生老病死中,有的路只能一个人走。
下雨天,会不会勾起你的惆怅?看到小溪里的白天鹅,会不会感动得眼睛潮湿?追赶公车、飞机时,会不会紧张和不安?面对重要的人生决择时,会不会纠结和茫然?你的感受只归属于你自己。那怕是跟你一同走在雨中,另一个人也无法完全的与你感同身受。这就是感受于我们的独特性。基于独特的感受走过的生命之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
我们总以为,我们的人生需要他人的帮助、他人的爱、他人的扶持。实际上,归根结底是要我们对“自我负责”。我们实在无法对他人的所有经历完全负责,他人也无法完全的为我们负责。
2.在生命之路中留痕
雁过留痕,风过留声。我们这一趟单程的旅程,可以留下些什么呢?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做过的事、遇到的人,都是生命路上的影像。这些影像带给我们的体验和感受,才是我们真正得到的。
作家比普通人更幸福的是,他可以著书立作,留下来过这个世界的痕迹。《目送》一书,是本散文集。在出门旅行、和朋友聊天等的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都可以写成字、集结成册。书中的每一篇小作,拿出来看,都是琐碎又平淡的。
有的让人宛然一笑。被儿子怼后反问儿子:“我是那么不聪明的妈妈吗?”面对失忆老母亲的执念,专门写“银行证明”哄妈妈;给妈妈化妆、夸赞她好好看等等。
有的让人深思。在《阿拉伯芥》一文中,作者提到丹麦人发明的一种小草测雷器叫阿拉伯芥,一旦它的根须碰触到被地雷侵染过的土壤,就会变成红色,以此来提醒当地人避雷。这是大爱之草,搞这个发明的人一定是心中充满了对苦难之人的慈悲。可是,作者想到了更深层,她在文末发人深醒地提问:”人对自然、对生命过度地暴虐、亵渎之后,他究竟还有什么依靠呢?“这个问题来自对生命更大的慈悲。
《手镯》一文中,她观察到16岁的孩子学做手镯赚钱,看到孩子的认真和辛苦,也看到路人的叹息:”可惜了伢仔儿“。她很想摸摸孩子的头发,很想。但是只说:“谢谢”,就走了。面对他人的生命旅程,除了看见,似乎并不该横加评论,因为我们并不知表像事实背后的故事。悲悯之心,用尊重存在来表示,更胜于同情。
《雪白的布》一文,则是因为和朋友一起聊贫穷的记忆,之后聊到老一辈和年轻一代的差别。老一辈人从小在艰辛贫困、相互扶持中长大,于是格外地疼惜长者。年经人会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呢?是物质撑得过饱的漠然?还是一切都理所当然的无聊?于是,作者由感而发讲了个故事,提到了孟买死在铁轨上的人和为死者捐白布的人。死者和捐赠着都在坚守内心的底线。而面对的社会环境,是比“被物质撑得过饱后的漠然”更贫乏的存在状态,你能想像吗?
3.花开遍野、生生不息
书中一共73篇散文,有趣的故事很多。而归纳起来,人物,不外父母、孩子、朋友、路人,事情不外家中事、途中事,还有生老病死。在与我们一样代代相传的人生故事里,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又似乎写的就是我们身边的某人某事、某条巷子。
人生就是一场又一场的轮回。似乎昨天才指着红绿灯教孩子过马路,今天他已经可以牵着你的手提醒你看红绿灯了;似乎昨天才跟着爸爸去拜访了一位行业领头人的叔叔,今天头发雪白的他们开始向你请教专业问题了。
先做子女、再做父母。我们是父母的孩子、孩子的父母。
作者和父母之间的传承和孝顺,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就是普通人的甜蜜和烦恼啊!孩子在儿时黏着妈妈,需要花大量的时间陪伴;而在青春期孩子的世界里,妈妈是归到垃圾箱一类的;再往后呢?他们会有自己爱的人、有自己护的家。
小的时候,需要他人照顾;长大了想要挣脱束缚;老了,又变得虚弱,需要他人照顾,于是又成为了孩子。被子女善待的父母,是幸福的。
当你看着老去的父母受苦时,可曾想过,他们也曾经是他的父母手心里的宝,是让他的父母骄傲和依赖的孩子;当我们看着幼小的孩子弱小、无助时,可曾想过,每个人都是从小长到大的,都是从什么都不会开始的,也都有无限的可能。
时间是无言的,默然间转换沧海桑田。孩子终将长大,我们也终将老去。请认真细腻地为自己活着,别让曾经的仰望低到尘埃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