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人在园中掘出尸骸,将骸骨重新掩埋,在其上种满鲜花。然而每次看着花,他总想到花下的骨头。
“去年你种在花园里的尸首
它发芽了吗?今年能开花吗?”
二
阳台上能看见连绵的山峦,我知晓树木和杂草的遮盖下是什么:九月我总要去扫墓,我的先人葬在那儿,在树荫下。我知晓上山的小路,路旁散布着不少骨灰瓮。若是无人扫墓,它们就被埋没在荒草间,灰扑扑地,看起来像是谁家的坛子遗落在路上忘了拾走。也有用砖头水泥瓷片筑起的墓穴,突兀而阴森,倒不如骨灰瓮亲切。
旁人看到远山枝叶葱茏,落日给它染上了温暖的橘红色。我却总想到树下的坟,和坟里静悄悄的尸骨。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三
然而为什么单单把埋骨之所唤做坟呢?
世上死去的生灵必然多于活着的。那么我问你啊,他们的骨头都埋在何处了?
尘归尘,土归土。
“凯撒死了,他尊严的尸体
也许变了泥把破墙填砌;
啊!他从前是何等的英雄,
现在只好为人挡雨遮风!”
我问你呀,那天花板上,难道没有杂糅着几个人的手臂,数只鸟的羽毛吗?化作了泥胚的形状,谁知道尘土曾经的经历呢?
整片土地都不过是广袤的坟场,葬着已经死去的人,预备着埋葬行将死去的人。
四
神话里总说,天神同情死去的子女或爱人,就将他们的灵魂升起,安放在天穹上。
果真如此的话,岂不是连星空也是死寂的墓地了?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
五
我看到花,便想到它必将凋零。事物必死的属性总让我悲伤。死亡并不是生的对立面,死亡潜伏在我们的生中。漫长的一生只不过是死亡的序幕,只是死去的过程如此漫长,痛苦被时间稀释,以至于活着的我们感受不到每日每夜的日子中潜伏着的死亡的重担。
我看见人时,他们活动的躯体预示着死亡;我望向城市,看见钢筋水泥里混杂的骨灰;我看见尘埃,看见星河,看见附着在世界身上的死亡的阴影。我看见一个巨大的坟场。
“(来吧,请走进这红岩石下的阴影)
我要指给你一件事,它不同于
你早晨的影子,跟在你后面走
也不象你黄昏的影子,起来迎你,
我要指给你恐惧在一撮尘土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