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跟着吴勇老师学习作

跟着吴勇老师学习作

作者: 八七在路上 | 来源:发表于2021-05-09 19:14 被阅读0次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5月8日至9日,沐浴着初夏清凉的晨风,我们一行四人在中心校丁鹏举校长的带领下,再一次走进在濮阳外国语学校举行的《统编小学语文吴勇“习作练课堂”研修工作坊》。

    八日上午,由优秀青年教师梁俊和特级教师吴勇带来两节精彩纷呈的习作课《我的奇思妙想》。

    首先梁俊老师带来习作课《我的奇思妙想》(铺垫性训练课)。铺垫性训练课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奇思妙想的。梁老师由五一假期自驾游过程中产生的不方便、小困难打开学生们的思路。接着用例文《8.千年梦圆在今朝》中想实现的愿望再次打开习作思路。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奇思妙想呢?正是因为生活中遇到了不方便、小困难以及想实现的愿望才产生奇思妙想的。奇思妙想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些出现的问题。奇思妙想不是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如果教师引导好了,就是小发明小创造。

    梁老师用铺垫性训练教会学生们如何去想,接着吴勇老师通过靶心性训练教会学生们怎样去表达。吴老师通过四种不同样子不同功能的鞋的图片为孩子搭建写作支架。再通过一篇例文让孩子们梳理如何去下笔写。从所描写事物的样子和功能,把外形和功能结合在一起文章写起来就生动、具体、清楚了。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我常常苦恼孩子们不能把一件事写清楚,写具体。听完吴老师的课,我明白了是因为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指导不到位,没有给孩子们搭建写作支架。没有把孩子们已有的知识激活,没有把孩子们散乱的语言结合。

    孩子们通过动笔实践,课堂展示,自我评价。一节完美的习作课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两节习作教学观摩课后,吴勇老师做了《习作例文:“写作知识”实践化的样本》讲座。吴老师说,习作教学过程中没有例文是空讲,习作例文是教学抓手,是写作支架。就像盖楼房,先绘图一样。习作例文就是习作的图纸。有了图纸孩子们就能模仿着写出来。教师一定要有例文意识,选好例文,习作教学就成功了80%。

    理论知识学习后,下午是按3——6年级分组进行实践。每个年级一篇习作题目,每个年级又分成四个小组按铺垫性训练课、靶心性训练课、补偿性训练课和提升性训练课四个课型分组实践,最后再上台展示。我们五年级组分到的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这篇习作目标是要学生们学会列提纲,分段叙述。在吴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的思路逐渐打开。在铺垫性训练课中我们选取《14圆明园的毁灭》为例文,让孩子们提炼出课文从哪几方面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进一步引导学生列提纲。靶心性训练课时我们紧紧围绕单元语文要素,让孩子们根据习作题目:二十年后的家乡,从哪几方面列提纲分段写。提升性课时我们根据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中的两组词语让孩子实践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写一段话。

    第二天上午梁俊老师为我们带来纪伯伦的散文诗《花之歌》。说实话,刚开始我以为梁老师只是在讲一篇普通的课文。讲到后面,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梁老师是用《花之歌》做接下来吴老师所讲的习作课《变形计》的铺垫性训练。在铺垫性训练中,梁老师教会学生们用花的视角去感受。

    紧接着,吴勇老师带来《变形计》靶心性训练课。吴老师用小时候的偶像孙悟空引出课题。如果你可以变,你想变什么?吴老师特别强调:变它,得了解它。接着,吴老师选用叶圣陶先生的一篇文章《荷花》中的一个片段,让孩子们看一下,变成荷花像不像。从体现外形,符合习性,还原视角,独特遭遇四个方面一步一步引导。孩子们在吴老师的引导下思维逐渐打开。紧接着,吴老师又抛出问题:如果变成一只蚂蚁,在什么情况下,什么地方变呢?吴老师给出变形地点:书桌上,再引导学生,蚂蚁会有哪些遭遇呢?给出四种遭遇,梳理好了写作思路,再适时地出示例文。让孩子们根据刚才给出的四个支架去一一验证是否变形成功。孩子们进一步明了写作支架,最后出示写作要求进行实践。

    听吴老师的习作指导课,让我感受到习作教学的奇妙有趣。吴老师用他富有儿童化的语言总能恰到好处的激活孩子们已有的知识储备,通过习作支架把习作知识转化成习作能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习作教学的道路上,我会在吴勇老师所授方法中努力实践,争取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跟着吴勇老师学习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lepd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