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七棱镜
01
一转眼,离开北京回到东北已经三个月了。那个大城市的一切,在我的记忆中渐行渐远。
偶尔还会收到北京那边朋友的问候:你过得好不好,生活还幸福么?
很多时候,我也会这样问自己,回答都是肯定的。尽管这里的冬天很漫长,尽管我的月收入从过万降到了三四千,我依然觉得,现在的生活,还是不错的。
当初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毅然决定离开打拼了十几年的北京,有人震惊、有人祝福,还有一些朋友,跟我聊了很多,诉说着同样想要逃离的渴望,但最终还是没有离开。
最近我也在网上看到好几篇关于“逃离北上广”的文章,说的都是某某人受不了大城市的压力回到家乡,结果爽了没多久,就发现家乡的小县城很闭塞、没发展,于是后悔,又重返大城市的故事。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觉得这样的故事确实存在,但不能以偏概全地得出“留在一线城市就是比回老家好”的结论。第一,逃离的人不一定都要去那些死水一潭的小县城,这世界除了北上广,还有很多机会多、环境好的城市可以选择;第二,你适合在哪个城市生活,过得好不好,归根到底不在于外部环境,而在于你是个什么样的人。
如果你是个有大抱负、大野心的人,那么大城市才能给你提供你想要的舞台;如果你只是想活得安稳、幸福,那么在小城市,生活会更惬意一些。
02
选择留在大城市的人中,有三种人活得最累。一是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内心茫然,不知路在何方;二是为别人而活的人,留下来,是为了老家亲朋羡慕的眼光,或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三是胆怯的人,害怕改变,不敢抛下现有的一切重新开始。
对于前两种人,我想说,生活是自己的,不是过给别人看的,你应该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经常问问自己:我是谁?我最喜欢做什么?我究竟想要什么?
调查显示,有90%的中国人不知道自己最喜欢做什么。这个社会,教我们成功的人太多,引导我们忠于自我的人太少。如果你选择留在北上广,是因为父母希望你留下,因为有一份体面的薪水让你很有面子,但你活得不开心,很累,表面强颜欢笑,然后内心焦虑不得了,那你就有必要重新思考自己的方向了。
如果你还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那就要持续不断地去寻找,勇敢地去追随自己内心的声音。我自己大学毕业,直到工作的头两年,都是一种比较迷茫的状态,找不到未来的方向。后来辞职考研,重返校园,在那种非常宁静又非常充实的校园环境中,我不断地思索、追问,终于有一天豁然开朗。
我的内心告诉自己:我喜欢跟文字打交道,阅读和写作最让我感到充实、快乐。如果我一直从事文字工作,那将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后来成家有了孩子,我在这个愿望上增加了一项:希望我的孩子能够接受好的教育,一家人能多些时间在一起。
这是简单的心愿,也是我能感到幸福的基本条件。所以当这些无法在北京这座城市实现,我就果断选择离开。因为人生很短,孩子转眼长高,我们瞬间变老,没有什么,比让自己活得幸福更重要。
03
还有很多人,在大城市生活多年,虽然过得并不开心,但要舍弃也是非常难。因为这里有比较可观的收入,有自己熟悉的一切。时间越久、年龄越大,就越患得患失,越害怕改变,当初那种从零开始闯天下的勇敢已经消失殆尽了。
有人说,这是因为我们老了。我想说,这无关岁月,只是因为物质的负累越来越重,捆住了我们的灵魂,挤占了精神自由的空间,我们活得越来越现实了。
活得现实没有错,物质的东西不可或缺。但赚钱越多就越幸福这种想法,其实只是我们心理上的一种错觉。
心理学上有种说法,叫适应性偏见,即:人们常常低估了自己的适应能力,从而高估某些事情在一段时间之后对自己的影响。我们觉得升职、涨工资、换了更大的房子、买了豪华的车子,都会让我们非常快乐,而且我们会为此高兴很长一段时间。但事实上很快就会产生适应性,用不了多久,我们的高兴程度又会回到原来的大致水平。实验证明,中了一百万大奖的人,过一段时间后,他的高兴程度和平常人没什么差别。
同样的,我们也会低估我们适应不利环境的能力。我现在的收入跟以前比少得可怜,一开始我很担心:这点钱可怎么活!但东北城市的消费不算高,只要不大手大脚,生活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我很快就适应了,幸福感更没有因此打折。
究其实,是我们把幸福与物质的关联看得太重,过于患得患失了。与物质的东西相比,精神以及和心灵相关的东西,更不容易产生适应性偏见,才是我们幸福感的根本来源。
很喜欢拾遗君的一句话:幸福,就是做自己喜欢又有价值的事。比如你喜欢逛街、喜欢购物,只是喜欢,但对自己的成长没有价值,这不是幸福;而有些事情对你有价值,但你不喜欢,这也不是幸福。幸福,是与物质无甚关联的内心感觉,而这篇小文,不是想“怂恿”大家逃离北上广,只是想鼓励大家,在追求幸福的路上,勇敢一些,再勇敢一些。
个人纯原创微信公众号——七棱镜:读书以启智,撰文以明心,通过自我管理不断提升幸福感的码字人。
本文为作者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期待遇见爱生活、爱思考、关注自我成长的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