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坐在巨大的落地窗前,窗前有绳索跟着微风晃来晃去。视野所及是一大片平行的高楼,玻璃窗下的大马路上,许多车子在穿行。天气真的很好。
我一直清楚的知道我的缺点。任性起来的时候只会跟着情绪走,说生气就生气。哪怕在生气的时候理智已经把目前的现状分析得清清楚楚根本没有理由生气,我也不会听大脑里的话,而是另外给自己找借口继续任性。但是今年春节,当我又因为一点小事任性的时候,突然很意外,怎么我大脑里突然多了那么多让自己任性的别的借口?尽管我清楚这些借口在当下是错误的,但大脑还是不受控制的被这些借口充斥着,让我更难以理清现状,甚至被引导着往前走。而这些让我在任性时变得更糟糕的“坏”借口,都不是我自己想的,仅仅是我曾经看到过的。他们平时安安分分的呆在那里好像不存在,但一旦我大脑里的防线被打破,一旦我不是那么能控制住我自己的精神,他们就像地底下的毒蛇,增先恐后的钻出来了。
我很害怕。
坦白来讲,我自认为自己算是一个有主见、能独立思考的人了。自信从来不会被营销号带节奏,看到爆款文章时能能先想想客观情况而不是立刻同意或反对。而我平日刷知乎、刷公号看到的一些鸡汤励志故事、传授男女感情的问答、认为人应该如何如何的道理文章(在我眼里,他们都算是价值输出类的观点),大多是出于工作需要或者完全当作娱乐和段子。从来没有真正认同过,也从来不会入脑。
我知道没有哪一种论调是绝对正确的。世道在变万物在变,正如易经里所说“八卦相荡”,某一卦象变了,整个事物的全貌就变了。毛泽东选集里也提到从实践出发,从事物的整体性出发分析其中的矛盾。如此复杂的世界,试图以某一种论调来指导人生,根本就是妄念。
这样的基础想法下,我想我偶尔刷刷这些观点不会有任何问题,可问题却比我想的大得多。
这些所有价值输出类的观点非常会伪装和潜伏,也很会从潜意识里影响你。一旦你看到了,有印象了,那不管你是认同还是批判,不管你当下是否相信,不管你是不是以为你忘记了,他们都有很大一部分会留在你的大脑深处,就等着你理智的阀门不那么好使时冲进你大脑来占据主导地位,指挥你。又或者,在你这一部分的基础知识还不够坚实的时候,赶紧先占个地方,以便将来悄悄影响你的行为。
他们是如此可怕以至于,我觉得原来人们的思想是如此容易被控制啊。哪有所谓的“自由意志”这种东西?你以为你自己是自由的,是能主动思考的。但事实的真相很可能是,你只是被这个环境,这些事物所塑造出来的你自己。
接下来,以下所有的例子,都是我当下浑然不觉,很长一段时间后警觉到的。而很可能现在的我,也陷在这种被影响当中,却自以为清醒的说些什么。
知乎上爱情类别下有很多热门问题。比如哪些事情说明他不爱你了?恋爱关系中哪些事情是你不能接受的?你们有哪些幸福的小事?对方做了什么事情让你觉得不能再继续了?诸如此类,数不胜数。隐约记得有一些观点在众多回答里反复出现:如果你觉得他不爱你,那别自己骗自己了,他是真的不爱你;如果你最需要一个人的时候他不在你身边,那你可能以后也不会那么需要他了。也有很多人的男朋友,以堪称”别人家的男朋友“的优秀行为,出现在回答里。
微信公众号里也有很多带节奏的。比如要买口红买包包。不要和女朋友讲道理。之类。
哪怕我再把他们当作段子来看,也还是受害匪浅。直接导致我们之间的很多次小吵小闹,都被我升级到了大吵的地步。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直接卸载了知乎。而我深究原因的时候,我想,可能是人的劣根性,比如爱慕虚荣,爱比较,自私等特点,会被这些信息不断的激发出来,在某一个阶段爆发。
关于人生和成功的问题同样热门。用某个道理来指导人生的导师很常见,在分析这些道理时,又特别擅长用一些个例来论证。可是,如果如某些人生道理所说,我一定要任何时候都活成我喜欢的样子吗?将努力常态化就一定是好的吗?时间管理需要追求得那么完美?工作前三年就必须得多多加班?自己有问题就是原生家庭的错?
没有答案。
而在往前追溯,几年以前,各种杂志就已经风靡着月光族、享乐消费主义等财务观点。被成功忽悠的人还少吗?
可能的情况下,我不想成为一个被舆论操控的人。
如果是这样的观点和教导,与其说开卷有益,不如说所有的都是有害的。我宁可把时间放在阅读一本书上,也不想不受控制的被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