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适度”吧!
老友相约去剪头发!前几天就在微信说好的,昨天看我发了朋友圈到现在税务局系统不好用税还没报好的留言,就回复问,“咋的头发还能剪上不啊?”
这就是今天话题的引子,我从上高中开始,姥姥搬回舅舅家常住,没人给梳头发,上学路途也远,早上也没时间,就开始剪啦短发,一直到现在,短发就这一个样子,只有快大学毕业要工作时为了装淑女特意留啦一阵长发,事实上每天工作都是在外跑跑颠颠像个野汉子,长发嫌乱还碍事,梳啦一阵琼瑶阿姨小说式的长梢蝴蝶结辫子,就又开始短发。
然到了四十岁吧,开始有白头发,完了,这再一去剪头,那大师傅就一定要忽悠你染发焗油,说说叨叨,说你这也不美那也显老,甚至有点人身攻击的感觉,一句话就是穷鬼呗!所以就不爱去啦,又开始胡乱梳一支长马尾,长到齐啦腰,也没人敢娶呀!
去年春节,五朵金老太太聚会,小鲜肉提议一起到这家馆剪头,离家也是有点远呢,小老板手艺不错,最最关键的是啥也不多说,你说整啥样就是啥样的,除了会员预存款打个折扣,从来不忽悠你做什么型或者买他的产品。
这就说到服务行业的一个服务“适度”,这发廊老板看是每次就是挣剪个头的二十多块钱,但是这是个长期的买卖,每个月都要去的啊!
小时候,到合作社买东西,也不小了,都大学啦好不容易有点零花钱,而且塑料袋预包装的饼干也不要粮票,鼓足勇气才对营业员阿姨说,把那盒饼干拿来看一下呗,营业员慢吞吞的说,一块七毛二,哎呀?!我看柜台里的卡片上写的1.12啊?我又左右晃晃,躲过玻璃反光,确认是我原来看差啦,但是……,我也是硬着头皮再掏出六毛钱!那时候无论买什么,都是在柜台前左看右看,前思后想,因为一旦张口,这生意就算成交啦,营业员一般不会主动说话,真的没有几个北京王府井劳模张秉贵那样的!
后来,有了超市,家乐福没开到沈阳之前,街里坊间的小便利店多是私人的,那时候也没什么监控,便是服务员盯人战术,跟着你嘚嘚咕咕介绍货品,说的你不买就是穷鬼的感觉!
再后来,有了网购,这多好,自己一个人静静的坐在电脑边,想看多久就多久,需要客服出现时打开聊天软件,想问什么,客服就说什么,即便是唠不到一起去,就把网页一关,不见面不伤和气,我这种交往困难症,不爱掰扯禁不住忽悠的,发展到连买根大葱也去自动售货机那啦!
客服,我需要你出现时,你好好答对我就够啦,不用磨磨唧唧给我讲,我自己能看懂!
卉2018111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