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FTN征文大赛
FTN征文大赛 |聊征文第4点

FTN征文大赛 |聊征文第4点

作者: 岳谬 | 来源:发表于2019-01-21 11:58 被阅读25次

简书币改,就像是任何创作平台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开始商业化的表现。

2012年,我大一,考入大学中文系,尝试写作,第一个平台是天涯和百度贴吧,那个时候天涯已经处于衰落之态。之后天涯新增了像起点中文网打赏一样的给作者发帖奖励金币机制。再往后百度贴吧也有类似机制了。

简书币改简单理解其实就是给作者红利,平台怎么做以及怎么给是个最重要的问题?我来说说我曾经用到的其他平台以及现在也在用的。

2013年,我大二,我发现了汤圆创作平台,成为了它的签约作者,靠的是我的散文集。那个时候,汤圆创作是中文在线旗下的,是17K网站分离出来的移动创作平台,想要区别于17K的商业化创作模式,立志要成为一个纯文学移动创作平台,所以我才能靠着先入为主的散文成为它的签约作者。

2014年,我大三。汤圆创作要实行商业化,与其同时我发现了简书,再于此同时我注册了微信公众号。后两者只是发现了,然后就被我遗忘了。原因有:

1,那个时候简书要发文还只能在电脑端,而我已经习惯了用手机写作的汤圆创作平台模式了,所以舍弃了。

2,微信公众平台因为封闭性以及粉丝太少,那个时候凭着汤圆创作签约作者的头衔还是有人看我的散文的,所以也被我遗弃了。

与此同时,汤圆创作的商业化也像天涯一样开始构造打赏机制,像后来的直播打赏机制一样,前者是看一本书的一章你可以选择充钱打赏与否。商业化意味着纯文学的彻底落寞,因为要追逐最新最爆的点,汤圆创作选择了耽美、同人、玄幻等彻底小17K的网文模式,开机屏幕已经不再是像纯文学那个时候的风景画或者意味深长的句子,而是变成了各种乌烟瘴气的广告。同时,汤圆创作脱离中文在线成立单独的公司,我的签约合同随着公司的转移也解约了。但我仍然坚持了1年,直到2015年底我彻底弃用它,我必须转移平台,于是我才想起了简书。

2015年,简书我记得好像已经可以用移动端创作了,那个时候,那些专栏社区还没有建立,一切都像是汤圆创作初期的模样,界面清新,有很多散文创作者。但它的移动创作端口比起汤圆创作来说逊色太多,这也是我为什么2015年仍然死皮赖脸在汤圆创作的原因。

2016年,我毕业选择了考研,这个期间,我正式进入微信公众号领域,但是操蛋的是,它的红利期因为我的遗忘错过了。而简书的移动创作窗口也在日益完善,我开始了全面进入简书领域。到现在为止,得过2次奖,写了很多字,直到大前天、前天、昨天我才似乎了解了简书币改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2016年下半年考研复习期间,结识一个it网友自己弄了一个纯文学网站,模式是你写一篇文章发上去,其他作者也发上去。然后在这些屈指可数的作者群,前期也就50人建立了一个微信群,一人出10元,500元作为评奖奖励。每一个人分到其他作者的5篇文章审核,然后给这5篇文章投票,最终汇总到我这个it网友这里。这种模式就与区块链的边缘很接近了。

当汤圆创作商业化的时候,区块链还没有出现,它的币改是旧的模式,而简书搭上了区块链的方太牛,就是一种新的模样。它究竟新在哪里呢?

首先我必须郑重强调的是,汤圆创作与简书实在是太像了!有的时候有些问题一致到了惊人的程度,比如现在的开机界面,与汤圆创作一样广告满天飞的模样。当然我也能理解,这是一个公然拉广告建筑商业模式的时代,钱确实能操纵一切,我直到现在为止还能数次联想到汤圆创作建立之初在开机界面里的那个做一个纯粹纯文学的移动创作平台信誓旦旦的口号的样子。像微信公众号里的“广告主”一样,现在还新增了可以在文章里连接广告图片的模式。当微信公众号以一种自媒体的模样站立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忽然觉得一切的创作都变了质,软文迭起,就像段子“广告里面插入电视剧”一样,各种视频软件不卖会员的广告越来越长,视频中也逐渐加入了广告,并且也很长,与微信号的文章里加入广告图片简直一毛一样。

其次,就像支付宝想介入微信的社交一样,就在前不久,三个社交软件同时上线的新闻也是雷到我了。自从陌陌以来,这种起初是给国外同性恋的人方便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寻找了非主流的性伴侣的类似的软件风起云涌起来。这种线上社交的方式到现在为止彻底固化了现代人的社交模式,甚至是行动力。当然这不是我要深入的,我想说的是简书现在开机广告完了之后的首页推荐大量的简书交友的帖子使得不知道人的以为简书是一个别致的线上交友平台呢。这一点也与汤圆创作币改后新增的社区讨论栏目里的成批交友的帖子一模一样。

关于简书币改以区块链为基础的模式,我看了三天方才搞懂它的边缘而已。它是新的没错,它币改的创新脱离了像天涯、百度贴吧、微信号、it朋友以及汤圆创作的模式,像个全新的婴儿一样,你看着它觉得新鲜,它看着你觉得新鲜。

但是我说了这么多我历经的平台与试图给作者以红利的方式,我一直都是个悲观主义者,像胡迁一样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在变得糟糕,变得坏掉。但我也像胡迁一意孤行地相信他生前的电影能上映一样,我也固执地相信汤圆创作会变好,会变回从前号称给纯文学以领地的模样。但是就像胡迁的火车比喻一样,对于此次简书币改,我一直都持有观望的态度,我不会再一股脑的支持,也不会反对,毕竟我只是个个体,而平台要生存,我只是借助了平台而已,仅此而已。

如今,像犀牛、像每日故事、像很多内容创作平台也像社交平台一样在小范围里风起云涌着,到最后就像共享单车当年的风起云涌一样,最后还能剩下谁?

就像我浏览的那个文章里说的那样悲伤一样,起初,互联网以去中心化的姿态冲击着传统媒体,现如今变成了BAT的中心化模式,而区块链的出现就像新的时代的法国哲学家福柯当年的姿态一样,冲击着我们渐渐习以为常的模式与习惯,我希望它是好的。

但我一直对一段话迷恋至今,我是比较文学的研究生,在我某一日研究文学被边缘化的时候,我终于找到了这段话最初的出处——

《圣经》传道书第一章第9节:

已有之事,后必再有;已行之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岂有一件事人能指着说:“这是新的?”哪知,在我们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已过的世代,无人记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记念。

你可以说这是虚无主义,但就我历经的创作平台来看,它们太像了,有些时候,就像滴滴兼并快滴,美团吞噬大众点评等等一样。如果回到2014年我会毅然选择简书平台来创作吗,不会,如果在2025年回看我此时的选择呢?


#FTN征文大赛

活动的超链接——活动传送门:

https://www.jianshu.com/c/7e011c29e4e6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FTN征文大赛 |聊征文第4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lnq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