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灵日记(6月1日):生活中“眼前的苟且”、诗和远方,都很重要

心灵日记(6月1日):生活中“眼前的苟且”、诗和远方,都很重要

作者: 寒地樱桃葛煜 | 来源:发表于2018-06-06 11:33 被阅读0次
    心灵日记(6月1日):生活中“眼前的苟且”、诗和远方,都很重要

    100年前,你没来,100年后,你不在。从生到死,百年左右的现世,我们的人生最重要的目标是什么呢?

    马斯洛曾提出过“五大需求理论”,认为,人生有五个大方面的需求,从低层到高层,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每个人原生家庭不同,成长经历不同,世界观不尽相同,我认为,这五大需求,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生目标。

    所谓的低层次的需要,例如生理需求(衣、食、住、行)很重要,人首先要保证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先活着,否则,“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金牌调解》有一期节目,叫《夹缝中的“老男孩”》,主人公40多岁的大男人,四肢健全,精神正常,失业后,不去工作,却仍然像个小(老)男孩一样,要年迈的父母亲养活,更谈不上娶妻生子。他的理由是,陋室不陋,如同桃花源一般,要专注地写书,出书,实现自己的伟大梦想。他一心追求的是五大需求中尊重的需求(得到社会的认可、证明自己的写作实力)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实现自己写作的理想、抱负),可是脱离现实生活的他,鄙视俗世生活的他,却要那么俗地靠俗世的父母供养,怎么能写出充满真善美的打动人心的作品,恐怕只是空中楼阁、无病呻吟。同时,他也不会有安全的需求的满足(职业无保、健康无保、财富无保……),他也不会有社会需求(爱和归属)的满足。老父气愤,老母无奈,暮年晚景,凄凉度日,还要养着家里的这个“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的“老男孩”。难道生理需求的目标不重要吗?(当然,这个“老男孩”之所以会这样,是和父亲贬、母亲溺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关的,同时,自己也要负责任,需要心灵的成长。)

    所谓的高层次的需要,例如尊重的需要(别人的尊重、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个人的理想、抱负的实现、生活的意义)也一样重要。因为,人除了活着,满足物质的需求,还要不变成行尸走肉,而要有精神追求,活得有意义,有价值。

    几个饱几个倒,活三万六千天,和活一天,没什么两样。尤其是有些人,到了晚年,缺少精神上的追求,于是,即使衣食无忧,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满足了,他们可能就会过度地寻求爱和归属的需要,有和儿媳抢夺儿子的公婆,有和女婿抢夺女儿的丈母娘、老丈人,有秉承“父母在不远游”思想的阻碍儿女生活事业发展的爸爸妈妈,有过多插手干预儿女小家生活的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没别的事可干。有期《经典咏流传》里,一位将近90岁的女指挥家,培养出一大批女指挥家,到世界各地演出,还为各大中小学校义务演出,进行精神文化的传播,这样的人,要实现尊重的需要(别人的尊重、自尊),要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有理想、抱负、追求生活的意义),哪里有闲工夫干预亲人儿女的事,老人自己活得精彩,活出自尊,活出价值,也为儿女树榜样,减负担,免得纠缠不清,都活得一团糟。

    年轻人更要有高层次的需求的追求。这样,人生有奔头,活得有趣味,而且能带动整个家庭的良好氛围,过高品质生活,还能推动人类的进步。好像是第九期《中国诗词大会》里,有位农村大姐白茹云,得了淋巴癌,住院期间用旧书摊上买来的《诗词鉴赏》里的诗词,激励自己,自己还写了《江城子》“纵使前方晴日少,任风雨,路迢迢”。因为,她的生活,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草盛豆苗稀”的陶渊明,“娇儿恶卧踏里裂”的杜甫,选这样只有诗和远方的人当父母或做伴侣,或者当自己,那会是怎样。选苏轼这样,既有生活中眼前的“苟且”,又有诗和远方的人,又会是怎样?

    所以,人生目标是什么?我还是认为,无论是生活中眼前的“苟且”,还是诗和远方,都那么重要,空灵中带着尘俗,尘俗中,带着自然。

    心灵日记(6月1日):生活中“眼前的苟且”、诗和远方,都很重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灵日记(6月1日):生活中“眼前的苟且”、诗和远方,都很重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lnv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