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想先转发一下这首诗,马丁.尼莫拉(Martin Niemoller)的德国新教牧师留下的发人深省的短诗——
"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著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 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我从大学时代就在不断地诵读这首诗,也是我个人在迷茫的时候支持我的文字部落之一。顺便提一句,另外一个支撑是文字的长篇组合,路遥作品《平凡的世界》。在这首诗中,我总是觉得做生命人生生活的旁观者,远远不如主动积极改变自己、改变思想态度、改变自己的命运。哪怕是从点点滴滴,每天进步一点点开始,否则不敢想象后来会是如何的遗憾、可惜、枉然……
时至今日,坐在校园里品味几年来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有若无,尤其是最近几位家长朋友的吹毛求疵和责难与质问,不由得杂感顿生。除了不能单方向的武断认为个别老百姓的认识与认知,我总觉得我们应该是最主要反省我们自己的工作态度、行为举止最为重要。再加上我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氛围“千疮百孔”的认识,我真的想认真呼吁并发出协倡议——请善待我们的学生、家长,更请善待我们的单位。
先说说事在人为,事情就在那里而且永远都在,所以得先说说有“人”。人指的是干事创业的人们,举例说明——“三国演义赵云将军接到命令、军令如山攻下城池”,夸张的说法是只看结果不问过程,当时的赵将军手上只有20个兵,他果断出击不置可否收获成果时已攻下了十座城池、多了2万兵、增了三千匹马。请注意,只是举例子为了言说执行力,推而广之《诸葛亮和刘备的秘密》:诸葛亮从来不问刘备,为什么我们的箭那么少?关羽从来不问刘备,为什么我们的士兵那么少?张飞从来不问刘备,兵临城下我该怎么办?于是一一有了草船借箭、有了过五斩六将、有了据水断桥吓退曹兵……
是的,心甘情愿地踏踏实实扎扎实实落实工作,就是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我们的群体团队,就是善待我们单位的最好证明。单位是什么?绝对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几何体,而应该是有温度的团队组合体,最好是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的理想组合体、命运共同体。所以,单位即是全员全程全方位,是所有人的执行力的“执行率的总和”。是的,一般人、老百姓,平时的我们都是在追求“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然后才愿意去干点事情的吧?那么,如此一来单位在哪里如何生存下去?
套用一句,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单位,刚才是在家里现在是在工作环境中;你执行力怎么样,单位便怎么样,离开你的执行率单位就少一分立得住的可能性;你是什么,单位便是什么,你的心健康光明,有你的一盏灯亮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单位应该不会是黑暗的。以此类推,善待学生善待家长善待同事善待“教书育人”,就是在善待单位。再借用另外一段网络语句——“孙悟空是在取经的路上碰到的,猪八戒是在取经的路上碰到的,沙和尚是在取经路上碰到的,白龙马也是在取经路上碰到的,所以要碰到可以与你一路同行的人,你必须先上路。不是有了同行者才上路,是因为你在路上才会有同行者!”
其实,还是我向大家推荐的那句话:做人做事,不是因为成功而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会成功。还记得吗,我们于人生最精华的年龄段在单位相遇?虽然说的是善待我们的单位,实际仍是我们自己善待同事、家长和学生,实质上仍是善待我们自己。
几十年来来往往的单位,几十载的同伴兄弟姐妹,单位其实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精神家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