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定儒老师分享)
你知道吗?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战胜了2.5亿个对手的,他们的出生本来就是自然界的一大奇迹!因此,他们完全具备再次创造奇迹的条件和能力!
你可能会问:那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越成长好像越压抑、越萎缩了呢?
我的回答是:如果不懂方法,爱有多深,伤害就可能有多大!请问,我们很爱孩子,但他感受到的是什么呢?是辛福还是痛苦?
孩子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时,其实他本来就是天生圆满的,他还具有无穷的潜力!但是,家庭和社会却给他设定了太多的条条框框,给他贴了太多的标签。“不听话,顽皮,只想玩,多动症……”。你知道吗?轻描淡写的几个标签,却有可能让孩子背负着沉重的压力、甚至严重的伤害他的自我!
当孩子面对挑战和挫折的时候,他被负面的能量笼罩着,内在其实很低落,很需要父母的理解与支持。但是“聪明”的父母们却在拼命的指责:“你就是因为懒,才没有完成作业。你就是因为平时不努力,这一次才考得那么差。你就是因为平时花了太多时间玩游戏,所以现在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聪明”的父母们都说对了,但孩子却越来越不开心了,表现反而越来越差。这时候,有些父母还沾沾自喜,觉得自己都说对了!认为自己是没有问题的,孩子才是出现问题的那个人。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但有些问题是需要我们去协助的,需要我们用智慧去正确应对,去帮助孩子脱离困境、获得成长,但有些父母却简单粗暴的指责孩子,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卸到孩子的身上。这对一个未成年人来说,真的公平吗?父母作为监护者,难道就没有责任吗?
人性其实都是追求快乐,逃离痛苦的!孩子也一样。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其实他们的内在已经有内疚与自责了,如果父母再用这种“你”“你”“你”的批评式表达,只会让孩子越来越难受。
一个充满着旺盛生命力的小生命,有可能在自己父母日复一日的打压下,最后变得自暴自弃,一事无成,甚至成为社会的害虫。
当孩子出现了情绪的时候,父母作为成年人,作为协助者,首先需要聆听他的情绪,把他的负能量倒出来,这样孩子慢慢会回归到一个比较平稳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如果爸爸妈妈学会客观的描述,才会协助孩子回归事实与真实。
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其实有很多的应对方式,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聆听孩子的感受,去共情他。如果孩子考的不好,他肯定是很难受的,这个时候,父母可以蹲下来,和孩子身心保持平齐或略低,去聆听他的情绪。去问他“xx,今天考试成绩出来了,我感觉到你很不开心哦!是不是因为没考好,感觉到挫败与失落啊?”当孩子发现爸爸妈妈很懂他的情绪与感受的时候,就会向父母敞开心扉,诉说他的感受、情绪以及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这样父母才能够对症下药,有效的应对。
家庭是讲情感的地方,而不是讲对错的地方,我们可以少用一些理智去判断谁对谁错,多用一些情感去传递温暖关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