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选择,作为家长的你最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哪一种优秀的品质?
我选择自信。
信心是命运的主宰。——海伦·凯勒
家长常常希望孩子更自信但又在不知不觉的行为中伤害了孩子的自信心而浑然不知。
(一)拿一个孩子努力了也达不到的目标去要求他
上周跟孩子书法老师反馈孩子在练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老师的回复让我有当头一棒的感觉,问题不在孩子而在我这个当妈的身上。
那天把孩子的书法写字作业发给老师批阅,老师发现孩子有一个字的笔画经过他多次批阅纠错仍未改正,这让作为家长的我脸上有点挂不住了。
我立即发信息向老师澄清,那个错误我也给她指出来了,一直让她反复练但她就是写不好,而且越写越不愿意写,越不愿意写就越写不好,作为家长,我不知道要怎么调整孩子的这种状态?
老师先是对孩子平时的表现给予了肯定,这对于当时心情沮丧的我真是莫大的安慰,可怜天下父母心哪,然后一针见血的指出了问题,原回复是这样的:
这下我明白了,原来毛病正是出在你身上。
孩子学字第一要兴趣,第二要小目标渐进式,要让她总是在成就感中学习,才会有进步。你总是拿一个她努力了也达不到的目标去要求她,她岂会有爱学之理?
一味的注重结果而忽略孩子为此付出的努力只会让孩子产生挫败的心里,从而失去做这件事的兴趣。
(二)家长经常负面暗示
好友的孩子和我家孩子在同一个书法班,一次我们在一起聊孩子写字的事情。她说孩子爸爸特别让人伤脑筋,原因是当她鼓励她家孩子把字写好的时候,孩子爸爸总会在旁边说一些负面的话:“哎呀,她不行!”导致孩子总是情绪低落,找各种理由抗拒拖延,一会说累了,一会直接就哭鼻子不写了。
看看下面的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
“这么简单的题你怎么都不会!”
“跟你说过多少次,你怎么又把水洒在地板上,真是太笨了。”
这些话在大人看来就是一种日常口头说话的习惯,没什么大毛病,说的时候家长也常常没有意识到它能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须不知这种对孩子的负面暗示或者指责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