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兰州大学
一个人开始变蠢的三种迹象,30岁前发现还不晚

一个人开始变蠢的三种迹象,30岁前发现还不晚

作者: 叹晚秋 | 来源:发表于2018-05-06 19:56 被阅读0次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网易公开课

    编辑:史记

    一个人开始变蠢的三种迹象,30岁前发现还不晚

    复旦大学的杨福家教授曾说:一个大学生在毕业离开大学的那天里,他在这四年里所学的知识有50%已经过时。

    除了先天的条件和学识基础,拉开人和人差距的,是一种更重要素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工作记忆”。

    日常里让人最束手无策的三种崩溃瞬间,都与它有关。

    一、莫名其妙地健忘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从一个屋子走进另一个屋子,突然就忘了刚刚想要做什么;

    准备出门,想不起钥匙放在哪里,折腾了很久,才发现自己早已经把它顺手塞进衣袋……

    这些迹象不代表一个人记性变得不好,而是在意识产生的最开始,没有对其进行“加工”。

    “精细加工”的思想,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管理自己的生活,还可以帮助我们管理思想。

    对于大多数年轻人,初入职场时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混乱局面:接踵而至的工作任务、层出不穷的新技能要求、各个部门间的沟通协作……

    有人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每周一打开工作邮箱,感觉就像打开了一个塞满了东西柜子的门,里面所有的东西,一瞬间劈头盖脸砸在头上……”

    真实且心酸的是,如果面前真的有东西劈头盖脸地砸过来,大多数人都会立刻整理。

    很自然地把重的东西放在下面,轻的放在上面,常用的放在高度适中的地方,永远用不上的干脆扔掉……

    而关于工作任务和海量的信息,大部分人却选择“暂时”搁置。

    “工作记忆”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信息暂时存贮及其与其它更为复杂任务的联合运作。

    接收信息的方式,决定对信息的理解程度,而这种能力的大小,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着一个人的智力。

    工作记忆强的人,无论在写作、考试等方面,都更突出。

    人和人工作记忆容量不同,且这种能力会随着时间变化。在年轻的时候,大概30岁以前,容量呈上升趋势;人到中年之后,则会逐渐下降。

    能力变化图 / Klingberg

    教育学家Peter Doolittle在TED中有一场演讲,名为《你的“工作记忆”如何理解世界》。在他看来,“‘工作记忆’能力,让我们平衡好刚刚知道的事情、曾经记住的事情,最终让我们满足自己目前需求。

    整理知识,需要的是调动大脑中的旧记忆,直到新的信息变得对我们有用。这个‘组装’的过程,才能学到东西,也是证明我们存在的意义。”

    不注重组装整理的过程,我们就与行尸走肉没什么两样。

    一个人开始变蠢的三种迹象,30岁前发现还不晚

    什么是最应该做的任务,什么是可以先搁置的任务,哪些任务的完成对职业发展有帮助?

    及时反应,及时处理。而非把它们放在像是工作台一样的“工作记忆”里,想着等下再处置。

    久而久之,新信息越积越多,不会被记住,也不会和已有知识产生联系。

    每一项任务都有着自己的属性,就像物品的重量一样,决定我们应当把它放在工作柜子的什么位置。

    在职场或生活中,我们做每一件事的目的,都绝不仅仅是为了做完事情,而是为了锻炼自己,提升对世界的认知能力。

    二、无法对抗惯性循环

    生活中的挫败感,远远不止健忘这么简单。

    小时候有看起来完全“不努力”的学霸碾压,工作中,别人轻轻松松完成的工作,自己焦虑到头秃也做不太好。

    也许先天的资历是一个方面,但在生活与工作的长跑中,“学习能力”的地位举足轻重。它能时刻给人带来思想的新高度。

    比如如果在二十年前,没有人会想到一个人可以因为精通化妆,就能成为网红;可以因为能写“段子”,就成为互联网世界的“流量担当”。

    生活中每一个你见怪不怪的事情,总有人能总结出一套“学问”。本来不会对那件事情感兴趣的你,也会被其中的道理所吸引。

    “只要你知他人所未知、说他人所不能说,就可以通过分享获得受众。”

    当我们成为受众时,很容易陷入这种因分享而产生的焦虑:“为什么他们有这么多料可以分享,而我没有?”

    你需要有意识地建构知识体系。

    这是在当今社会一种极其重要的能力。而它的关键,不在“体系”本身,在于“建构”的过程。

    把复杂的知识内化,需要四个步骤为基础:

    1、从“我”出发

    新知识进入视野,毫不犹豫地立刻学习,并不一定代表你是一个“明智的年轻人”。

    世界上的知识是如此之多,有对我们有益的知识,也就有对我们并没那么有益的知识,学习这些知识不一定有害,但却会占用时间精力,导致我们没有办法去获得更加有益的信息。

    这种效应在经济学中被称为“机会成本”。

    李敖曾写过一篇名为《选与落选》文章来论述这种选择:

    “……你的生命是那么短,全部生命用来应付你所选择的,其实还不够;全部生命用来做只能做的一种人,其实还不够。

    若再分割一部分生命给以外的——无论是过去的、眼前的、未来的,都是浪费你的生命。”

    在选择我们要学习的知识时,我们也应该去思考:这是我现阶段最应该学习的东西吗?如果不是,那什么才是呢?

    你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的领域,然后让自己全部的努力都围绕这个领域而进行。

    2、与“我”相关

    对知识进行选择后,就要进一步在学习中评估新知识对自己的意义。

    一个可行的问题框架:

    ①新知识和自己以前的观点有哪些相同或不同?

    ②新知识补充或改变了自己的哪些想法

    ③未来有哪些机会将这一知识应用到自己身上,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

    思考这些问题,就等于在坐标轴上标定了新知识的位置:它们使我改变了什么?又能帮助我改变未来的什么?

    3、建立结构

    完成以上两个步骤后,就可以重新去组织自己大脑内的思维导图了。

    理清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创造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线索,帮助我们在使用知识时进行回想。

    人类记忆的提取需要线索。就好像英剧《神探夏洛克》中提到的记忆宫殿,那些被我们忘记的事情,很可能不是真的忘记了,而是因为缺乏线索,无法被回忆起来。

    可能依托于一条街或一栋房子,将多个概念分成有逻辑关系的模块,增加概念的阶梯,减少每一层阶梯上的概念数量。

    虽然了解的知识变多了,但当知识建立了内在联系,记忆反而会更加容易。

    4、及时实践

    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及时地去实践知识。

    在2013年发表的一篇学习心理学领域的综述中,研究者总结了百余篇实证研究的结果,对学校教育中常用的10种学习方法进行了总结,发现伴随练习的学习效果是最好的。

    在最开始时就思考如何将这些知识内化为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事方式甚至是眼界与格局。

    这样,这个看起来与我们生活无关、难以实践的信息点,就能做到指导生活。

    三、不懂生活的可控

    面对一团乱麻时束手无策,想不出一个解决办法,与其归咎于生活的无常,不如说,是没有利用好思维的力量。

    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都并没有在真正地在生活。

    我们没有意识到,没有思考、没有加工,只是在任由生活流经我们,甚至是吞没我们。

    电影《超脱》中段台词说,“我们的无助,就像在海上漂流。没有救生衣,没有安全感。突然你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把救生衣扔了。”

    焦头烂额的时候,就试着找回那件救生衣——筛选,思考,建构。

    我们应该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而成为主人的方式,就是以自己为主体去认识生活、挑选生活、并组织构建我们自己的生活,诠释每个事件对自己的独特意义。

    在现在,没有任何一个年轻人面临的问题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大多数时候,我们目之所及的,是仿佛满汉全席般各有利弊的选项。

    选出自己想要的,认真地对待;抛弃未被选中的,不再表现留恋与踌躇。

    不让自己知道得越来越多,却显得越来越蠢,是每个年轻人都该避免的雷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人开始变蠢的三种迹象,30岁前发现还不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lzu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