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做一本外事书,每次倾尽全力,都会迎来一波修改,再倾尽心力,再迎来修改。
即便这样我也没有衡量货投入产出比,因为我更看中个人产出的作品,它代表我的出品质量和水平。
当然面对不合适的修改,我还是有理有据地驳回了。
昨晚又写到很晚,尤其面对时态以及从句的表达,我实在心虚的厉害,老公是口语每天都用,但是对于内容本身的艺术性和文学性就不感冒了。保证不错就行了,我也不是许渊冲,可是我听过老先生的言论,所以心虚的厉害。
好了,这一天天的,感觉又回到了大学做阅读理解的时候,果然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好在没有了年轻的功利和浮躁,愿意踏踏实实字字句句,段与段,上下文的考虑。这绝对是附加题,我从未想过有一天会用英文把自己写的内容再写一遍。
有道是我的左脑,中文是我的右脑,它们交织在一起的时候,还是升腾起一种无法言说的困难和新鲜。就是喜欢尝试和挑战啊。
有一天我甚至可以把中国不能言说的故事写给世界。这个时间应该没有那么慢。
跑题了再回来,说说这本中英文书稿交稿的刹那,我的同事们还没有上班,或者姗姗来迟,今天站在食堂等煎蛋的时候,我焦急地在数,又有300字延迟了5分钟。而我已经奋战了一个小时,把最后500字搞完。
而她们更不会知道,每个处理工作的间隙,一直在规划处理每个项目。她们做梦不会想到,这个工作常年低头不语无比鸡血小白的我,回到家依然每天工作2-3个小时。
这个单位,这份工作,至少很多人羡慕的工作,我从不适应到抱怨到接纳到享受,风风雨雨走了12年。而我也是为了未来的离开而一刻不停地寻找,积蓄实力。
好像又跑题了。今天主要是感谢KKD,有一次我把甲方和团队合影照片发在天才群,被一位曾经的朋友调侃,原话我不想回忆了。但是我真的生气了,任何人都不可以否定我的甲方。玩笑也不行,因为,跟随KKD整整两年,这700多天,从不屑到怀疑再到钦佩,直到最后一次采访,生出不舍,我学到太多。
感谢这个项目,它的产品源源不断躺在飞机、火车、汽车,向我家驶来,据说每三个德国家庭至少有一家在使用KKD,希望它好,因为我参与了它的中期总结。
再说新的项目,感情还没有链接起来,但是早晚会熟络起来,每一个项目我付出的不仅是体力时间精力知识才华,还有感情。感知每一个企业从无到有,从0到1,我是见证者,也是收获者,很荣幸有机会作为旁观者去叙述一个个行业,我敬佩每一个在商海沉浮厮杀的企业,也愿意看着他们狂妄的自大,以及痛苦的寻找,以及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执行力。
我想这是甲乙双方最义薄云天的合作基础,除去商业经济规则之外,还应该具有这样的学习心和共情力。这样才能最好服务,输出双方满意的产品。
好了,新旧交替,继往开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