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米米如约参加面试。从横岗去南山,两个钟头的辗转奔波,终于到达目的地。
面试地点安排在一座名叫“碧海云天”的别墅里。刚进电梯,看到一男一女,男人大約四十多岁,高大伟岸,女人三十出头,美丽动人。同上11楼的途中,看到女人轻拍男人身上的衣服,想必是一对恩爱夫妻。出了楼梯,因为看到他们两个往左边走,为避免尴尬,米米只得径直往右边看,刚走两步,女人叫住米米:
“面试的?”
米米点头。她招呼就是这边。米米甚觉不好意思。进屋有个助理模样的女孩子过来招呼换鞋,进得门去,才发现房间不小,似乎是一套复式套间,摆设自然豪华无比。正面看到房间贴有“海X投资”,再看到桌旁边有两位和米米年龄相仿的女子正在做试卷。笔试?

女孩子倒过水便给米米拿过一套试卷,米米瞄了旁边两位,都是应聘同一职位的竞争者。打开试卷,满满三大张,米米先大致浏览了一下,不觉汗颜,发现这套题目俨然是考人力资源管理师证的试题。
前面一大张基础题,填空题涵盖了几乎所有人力资源的基础知识,题目涵盖《劳动合同法》《工会法》等几部法律;第二大属简答题,有什么类似什么叫目标管理,SMART的原则有哪些?甚至其间还穿插了一道测试题是1,4,5,6只用一次,结果是24,写出算法。
第三大部分全属案例分析题,内容涉及劳资纠纷处理,加班费算法,甚至包含薪酬设计,绩效考核,培训开发,企业文化以及社保等均已开放式问答题方式出题,要求了解其思路,方法及措施。米米是个不从不害怕考试的人,不过看到这样内容全面,题型复杂的题,还是有点冷汗直冒!
刚做约十分钟不到,那位女孩子招呼大家一起到旁边进行面试,闹了半天,是进行集体小组面试。三个面试人,年龄相仿,米米座中间,右边的这位女子大约稍大一点,长相一般,穿了套很随便的服装;左边这位化了淡妆,穿着一件黑衬衫,下装着一条宽松仔裤,两位都散披着长发,看起来较随意。只有米米穿了较为正式的正装,而且束起了长发。对面是老板,老板夫人坐在了斜对面,那位助理忠实地拿出纸和笔,大约是对面试过程作详实记录。
老板一副大款模样,一边坐下一边解释说自己很忙,昨晚才出差回来。然后客气地说难得有这个机会,大家就随便聊聊,他先是介绍了一下他的酒类市场的前瞻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并声称自己这个项目在国内尚属首家,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是各地省市竞相争邀的香饽饽,市场前景广阔。米米对他的这些论调有些将信将疑。
老板的一番开场白不过是抛砖引玉,大家都心知肚明,或许这也是面试中的一环。老板话毕,要求三个人每人做一下自我介绍。
米米左边的这位大约用了近十分钟的时间进行介绍,介绍过程显得紧张而啰嗦,情绪有些激动而结巴;米米右边的这位大约用了七分钟左右,着重从自己所从事的事务性的工作内容作了重点介绍,较之前面这位显然略胜一筹。
最后轮到米米,米米仅用了约一分半的时间介绍自己,重点概述了自己对人力资源领域的认知和理解。比起第一位的紧张,米米的不紧不慢显得更为专业(HR最忌性子急躁的表现),比起第二位的事务性层次的局限,米米的张弛有度能够让现场的每个人都感受到,介绍所传递和展现出的概括总结能力以及思维的层次界定,还有个性和精神面貌。

第二轮,老板让米米们轮流对个人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左边的这位对老板的运营模式提出了质疑,且在没有得到老板的解释之下莫名其妙的大谈特谈他对老板前面介绍酒类市场的运营模式的理解,解释得牵强。
估计老板听了半天也太明白;右边的这位对老板的利润来源方式提出了疑问,老板说利润来源主要是服务。米米问得较为具体:请教老板对招聘这个岗位的定位以及期望?企业究竟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未来需要解决什么棘手问题?
老板微微一笑,点头称赞问得好。然后解释说这个重要职位是未来所有集团行政人事的总管,不但要求管理总部,而且要统管整个国内其他区域的分部。因此,所具备的素质能力可能是综合性质的人才。目前在迅速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人才方方面面的困难与问题,希望有一个相对全面的人力资源专业人才协助企业。
第三轮,老板让三人分别谈谈自己对80/20原则以及期望理论的理解和认识。
右边的这位显然对这个理解有点差强人意,只谈到了80/20原则是指的20%的人管理80%的人,后面讲了很多,不过没有重点,也没有主旨。
左边的这位结合自己实际工作经验,谈到她自己用80%的时间处理繁琐事,而用20%的时间与人沟通。
米米是这么解释的:巴列特定律:总结果的80%是由总消耗时间中的20%所形成的。按事情的“重要程度”编排事务优先次序的准则建立在“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的原理的基础上。举例说明:
80%的销售源自20%的顾客;
80%的总产量来自20%的产品;
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中;
这启示我们在工作中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善于从纷繁复杂的工作中理出头绪,把资源用在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上。任何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将有限的资源进行一定的倾斜,以达到更大利润或者价值的获取。

至于期望理论,右边的这位不知是忘了还是真的不知道,因此没作回答。
左边的这位谈得概念有些模糊,没太听明白。
因为老板只提到期望理论,因此米米特意当场追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吗?老板回说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这对刚刚参加国考完二级心理咨询师的米米来讲,易如反掌。
所谓马斯洛的层次层次需要核心就在于对人性的把握,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需求,对低层次人来说,可能更看重的是生理的需求(物质),归属的需求(稳定)以及尊重(80后,90后人更看重这个);而对中高层来说,可能更看重的是对自我价值实现以及职涯规划的发展。所以,对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洞悉,理解其中个体的需求差异,才能真正唯我所用。
第四轮,老板故作随意的谈到自己管理的认知问题:作为管理者,最重要的一个能力是什么?看得出,这个老板倒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老板,大约这些年也受过不少现代管理的咨询培训。
右边的说是专业能力,然后讲述了大半天用以佐证她的观点 。 左边的说是沟通协调能力,亲和力,并简单作了阐述。
轮到米米了,米米认为是领导力。并列举了三国刘备,既没有诸葛亮的神算,也没有张飞的勇猛,但就是他却能够管理国家齐天下,因为他能够将合适的人才放到合适的位置,因此对一个管理者来说,不需要样样精通,只需要有识人,用人和统帅人的本领就可以了。
恰好,这时来了一个应聘业务经理的小伙子。老板提出由三位人力面试官轮流面试。这个老板真有趣,还真来现场情景模拟?
备注:爱生活爱记录!大家好,我是喜欢记录温情生活的诸米米,希望我的每篇原创文章都能带给你温暖与力量!谢谢你的阅读与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