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总体分为两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修炼的定义,方法,流派着手,最后提出了只要是以追求真善或忍为目的的修炼心性的行为,都叫做修炼。其中真是道教的修炼标准,善是佛教的修炼标准,忍我认为则是儒家的修炼标准。
儒家思想因为不涉及死的范畴,所以不称教,只称家。这是徐文兵讲黄帝内经时谈到的观点。
中国历史上三家影响深远,都曾在中国历史的某一阶段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儒家思想倡导的礼教其实是一种人性的克制,所以我认为这里的忍指的是儒家的修炼标准。
接着作者提出修炼者或得道者都会表现出一些与常人不同的功能性和器质性方面的特异功能,比如超长视觉,飞眼视觉,并举列加以佐证。
第二部分主要讲了中医与修炼的渊源。
在中医起源部分,作者提出最初的中医是由修炼成功者或者得道者中的一些人来做的,常人做不了中医。甚至还否认历史上著名的神农尝百草,认为百草不是靠尝出来的,而是修炼成功的神农真人用特异功能鞭打药草,药草自己说出来的。
接着谈到“阴阳”“五行”等中医理论。说到中医分为道医和儒医两派,认为道医神奇,看病神准,用药神秘,却说不清道不明,无法传承;儒医有理有据,可以传承,却因为病人的个体差异不能千篇一律而看不好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