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切都很快,沟通也很方便。电话、QQ、微信,将我们无缝连接。哪怕远在千里之外,也可以通过视频看到彼此。从此,距离不再遥远,信息不再滞后,一切都可快速沟通。我们享受这快节奏带来的便捷与舒适,却偶尔也为快生活而感到疲惫。
科技的进步,使我们的运输方式、沟通方式都得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效率得以飞速地提升,但同时有些情感却慢慢消逝,纸短情长的厚重的质感再难体会。
正如,木心的这首小诗所言: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人
《一封家书》带我们穿回那悠悠岁月,一同感受书信带来的新潮澎湃。一封信,从写到寄,到等,到读,时间是缓的,心是静的,情是跌宕的,它系上了家人与家人之间的那份情谊,又不似烈酒,只如清茶,清冽却直抵心底,也因此,那些手写的回忆总让人怀念。
《一封家书》收录了21位历史名人写给父母、子女的家书。让沟通回归传统,感受一行家书千行泪带来的浓厚情感。
一、 中国历史上第一封家书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孩子的成长总离不开父母悉心的教导及谆谆善诱。即使,有时间、空间的阻隔也切不断他们对子女的关爱。翻阅古时一封封家书,浓浓的爱意透过文字沉淀出来。不管你是王侯将相还是文人墨客,爱子之心并无差别。
追溯历史,《戒伯禽书》中国历史上第一封家书,由周公写给儿子伯禽。说起周公大家一定并不陌生。他是西周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辅佐过武王、成王两代君王。“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就是赞扬他礼贤下士的品格。这封家书就是写在伯禽受封鲁国之时。
这封家书教导伯禽很多为人处事之道:
1、与亲戚相处之道。”君子不施其亲“,有德行的人不会怠慢自己的亲戚,不会因为忙而在亲情上松弛。
2、与大臣相处相处之道。“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无求备于一人。“他告诉儿子,在鲁国不要让有功劳的大臣有所抱怨。大臣没有大的过错就不要轻易弃用他们,也不要将过错全部算在一个人身上。
3、教导儿子要谦让,一个有德行的人不会与人争胜负。“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智如士,不与士争智。“
4、教导儿子节俭、有德行。“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而守以险者,安;禄位尊圣而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文多记而守以浅者,广“道德品行广大却保持谦恭有礼的人,能昌盛显达;土地广阔富饶却保持节俭的人,能生活安乐;位高权重却保持谦卑的人,能安享富贵;人多兵强却保持戒惧的人,能立于不败之地;聪明智慧却自以为愚笨的人,能受益无穷;见多识广却自以为浅陋的人,学识将更加广博。
这些智慧的言语,让人困顿迷惑时,顿感释然,谦卑、节俭、与人为善正是我们为人处事的准则。现在读来依旧是我们自省的准则。
二、 康熙写给太子的信
“朕不由思念太子,何得释怀。今天气已热,将你所穿棉衣、纱衣、棉葛布袍四件,褂子四件,一并捎来。务必拣选你穿过的,以便父皇想你时穿上。”
在这封信里,我看到的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思念。康熙不仅仅威名赫赫的千古一帝,更是一个爱子至深的父亲。康熙皇帝在亲征葛尔丹途中,非常思念太子,他写信让太子把他所穿的衣服捎来,以便思念的时候,可以穿上。
一封封家书传递出一个家庭的教养与气质,如今再次品读依旧可以品出信件中传递的美好,这份美好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家风。透过信件,代代传承,正所谓,一纸虽短,爱却绵长。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00532/a85ad8f58b96615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