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社会上出现了一种一年读完几百本书的刷书行为,通常装逼数量,是一百本起步,一年看二三十本的,基本属于这个“圈子”的“底层屌丝”。
而通过这样(肤浅地)吹嘘自己,既显出了自己的逼格和知识量(简单粗暴的阅读量证明),也让更多不爱学习又急功近利的人陷入了更深的焦虑,因此也引来了一群不明就里的吃瓜群众的追捧和顶礼膜拜,进一步满足了这些人的虚荣心。
然而在我看来,这样的读书方法做法实在是不可取。读书本是一件很私人且个性化的事情,这种盲目追求数量的做法,无异于舍本逐末,浪费时间,最后演变成了为读书而读书。
PS:小说阅读除外。
首先,当我们确立了一年读几本书的目标后,我们读书的目的就会很容易发生偏移。
为了完成这个数量目标,我们的心理范式会不自觉地从获取知识和信息,变成完成一本书的阅读,也就是把书看到最后一页,即完成一次打卡。
这种行为,其实更注重的是结果(打卡的这一个行为/节点,看了多少本书,怎么看的和看什么不管),而不是阅读和思考的过程。
这跟一些人买书“成瘾”的做法颇有些相似之处,这些人喜欢买书,但是买了却不会去读,甚至连包装纸都没拆,达到了“买了等于读了”的牛逼境界。
这时便形成了一种心理动机的挤出效应,这又进一步造成了思维和行为模式的进一步偏移。
比如,当我们觉得自己必须完成一年一百本书的目标时,为了完成目标,会不知不觉地通过目标(打卡一百本书)导向来选择书籍,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书籍来阅读。
这样的后果就是,为了完成年度目标,我们在选书时会更偏向于选择易读和省时的书,比如充斥鸡汤和垃圾信息的洗脑书籍。与此同时,看书也会变得走马观花,不求甚解,因为这样能够快速看完一本书,并进入到下一本的阅读,提高完成目标的效率。
也许有人会说,只要我看书慢一点不就可以了?
然而现实是,如果定下的目标不合理,即便在前期阅读的时候我们会细嚼慢咽,后期也会很容易出现前松后紧的情况。那么后面在迫于时间压力的情况下,大多数人还是会牺牲阅读深度去提升阅读速度,进入上述我说的阅读模式中去。
因为大部分人并没有意识到的一点是,对于一般阅读来说,速度和深度,是无法同时兼顾的。
当我们定下了一个不现实的读书目标后,是无法同时做到既能快速完成目标阅读量,又能很好地理解书中的观点和知识的。如果不信,我墙裂推荐那些打卡爱好者们试试量子阅读这种极端玩法。
还是以一年一百本书为例子,一年365天,平均约3.2天一本书,如果是不用工作的还好,前提是一天到晚就看书不干别的。。。。如果是需要上班的,对于一般人来说,扣除休息和上下班通勤时间,算一天2个小时能用来阅读已经很不错了。
3天6个小时看完一本书,如果是看一本稍有深度的书,想要理解书中的内容,这点时间是完全不够的。
如此快速的阅读,导致了我们看得书所获取的信息无法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因为阅读其实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说白了,就是获取信息、处理(压缩)信息、总结规律的过程。这其中,压缩信息就会涉及到对大脑中其它信息、知识的处理、连接并重新整合的过程。所以带着问题的阅读,在阅读中思考,效率才是最高的。
然而不幸的是,刷书式阅读最不注重的,恰恰又是这个思考的过程。
因为要实现“高效”打卡的目标,囫囵吞枣似的快速阅读是必不可少的,而在速读的过程中,所看到的内容仅仅只是作为短时记忆的信息被存储下来。在还没有及时处理并整合(深度思考)到大脑中形成长期记忆的时候,大脑又接收到了新的信息,这导致了我们刚刚所看到的内容/信息,将会很快被遗忘。
这才是导致阅读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因此,在知识储备还不够的情况下,我尤其不建议这种刷书的行为。
因为在一个完全不熟悉的领域,速读的过程无法帮助我们有效提取信息和构建该领域的知识体系,任何一个知识点的缺失,都可能会导致我们对于知识的曲解。读完一本书后,还是会看完就忘,除了记住了书名和书里的只言片语,还是什么都没收获。
而在有了一定知识储备后,情况又会不一样了。很多书中出现的知识/信息可能都是自己已经知悉的重复知识了,这个时候略去自己熟悉的内容,进行速读反而是一种效率更高的方式。
就像我以前看书其实也是很慢的,一个字一个字的慢慢啃,因为当时自己蠢,看了后面前面就容易忘记,所以就只能逼迫自己去精读慢读。
当我开始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之后,我现在速读起来就是很轻松加愉快的事情了,哪怕快速读完一本书,对于书中内容的理解,能起码达到七八成。
tips: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对整本书进行快速阅读,然后选择个别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深度阅读,边读边思考,最好可以将自己的思考记录下来,达到内化知识的目的。这也是目前来说我觉得比较合理且应用较为广泛的阅读方法之一。
所以对于阅读这件小事,我觉得不要盲目地去跟风打卡刷书,不要纠结于一年读书量的多少,而是首先要明确自己阅读的目的和兴趣是什么,然后选择自己感觉最舒服的阅读方式,这才是最重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