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大崛起》已经近一周了,说实话,到今天还没有看完。
因临近年底,单位的事多,加上个人的原因,所以读书进度慢了点
但输出还是不慢的,已经写了两篇书评,计划写5篇。但不对应书的5篇。
收到书的那天,我已经通才序言和目录对书的大体框架有了大体的了解。
今天就想谈谈对于《大崛起》这本书本身的几点看法吧。
01 一个观点
关于《大崛起》的书评,本来我只是想写一篇应付一下的,可是书的内容太吸引我了。
书里面的章节跨度很大,却很自然的形成了一个体系。这些大多来自赵燕菁教授前几年的论文。
从建筑系的工科毕业生、到置身事内的厦门市规划局局长,到置身事外的厦门大学教授。其身份的转换缘于读了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在职博士生。
“没有世界级的实践,就不会有世界级的学术”。深圳这一世界城市建设史上的奇迹,作者作为中科院的一员,深度参与了深圳高速发展的整个过程。
作者跳出了马歇尔新古典主义构造的“完全竞争---一般均幻衡”的“元宇宙”,开创性的将城市定义为公共产品的集合,政府则是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从而很好的解释了对中国“大崛起”增长根源和并构建起中国经济转型的理论。
这让我读来感觉一切都是非常鲜活的。作为最底层的经济观察者,说实话,是无法站在高处看宏观经济的。
平时,我只是对一个微观经济个体,最多在一个县域的高度去看某个行业。平常没有机会也不可获得如此系统的经济学的教科书。
02 两篇文章
我写的前两篇《大崛起》的书评,严格意义上说应该也不能算书评的。
那只是把《大崛起》的一个观点或者一句话,因为对我的触动诱发了一些想法,我又通过《大崛起》本身去寻找证据,似乎也能成就了一篇文章而已。
作者关于“先租后售”的关于“土地财政”的转型建议,我个人认为那是为当前中国经济开出的“良方妙药”。也就是我的第一篇书评。
作者引用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一句名言,“不要浪费一场好的危机”,恰好符合当前中国正在面对的由疫情和贸易引发的危机经济。也就是我的第二篇书评。
我个人倾向这是《大崛起》的最精彩部分。
03 三个不变
《大崛起》共有五篇,增长、转型、全球博弈、财富分配、理论。每篇有二到四章,全书共十五章。
第一篇我是精读的,第二篇、第三篇则是跳跃式的。越过了那些专业术语,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去理解当下的中国,当下的中美贸易冲突和全球博弈。
土地财政必须转型,这是本书也是中国经济界的共识。抛弃那些极端观点,现在的问题就是怎么转,转到哪里去,转了之后的利与弊,得与失。
我总结作者的三个观点,即三个不变。
一、城市制度原型选择不变。
作者认为,寻求城市制度原型的目的,就是试图从最原始、最简化的概念开始,构筑一个完整的城市理论框架。
按照城市的制度原型,空间是由不同公共服务水平组成的连续谱系。城市化的过程,就是-个城市从谱系的低端向高端移动的过程。
城市制度原型能够很好地显露出隐藏着的利益主体及其相互关系,揭示了政府作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的关键作用。
将城市抽象为最原始的制度原型,就可以将自然、技术、历史、文化因素逐渐还原进去,从而理清城市中复杂的因果关系,通过制度设计,从而更好的为经济服务。
二、土地金融主导策略不变
房地产业是贯穿本书的最重要的角色,土地财政(金融)则是本书研究的中国经济增长与转型的核心。
土地财政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但贸然放弃“土地财政”会带来巨大风险。
房地产业“先租后售”模式是作者为中国经济开出的良方。作者认为这也是应对或者中美贸易冲突的最核心的对策,也是化解“土地财政”的最好途径。
从更长远的经济发展阶段看,今天担心的“土地财政”风险,可能会随着“无地可卖”而自动消失。深圳的实践表明,无须为不治而愈的“病”吃药。
三、坚守房地产主场不变
应对危机,中国有很多备选项,但有一点是不能变的,那就是:中国应坚守自己的主场---房地产市场,给地方政府补充现金流。
危机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只要森林还在,就不必为死去的树木哭泣。
只要中国能够维持稳定、低息的货币环境,中国的企业会一浪高过一浪的顽强萌发,孵育出一片又一片的经济森林。
在经济的急流险滩中,更加需要伟大的洞察力,只有最险峻的山峰,才能铭刻攀登者的光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