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一篇千字文这个微信群已经存在了4年的时间了,作为千字文群的群主,最近发现每月都有退群的群员,有部分群员也是反复进退群多次的。非本群的网友可能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还有反复的进退,是显得有多么的“难以割舍”。但这个群有它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以公司的管理团队成员为基础建立的群,更重要的是里面还有一位给大家发工资的老板,在进行着无声的监督。直观的看来,没有这个核心因素,也许这个群早就散了,如果真是如此,那就是此群存在的最大的悲哀了,为何要在此苦苦挣扎4年,还为着一个不知所为的目标,不了了之。
为什么要这样尖酸地诉说,毕竟喊口号,打鸡血,讲情怀,特别在受疫情影响的当下,都不如来点务实一点的效益。都快揭不开锅了,闲情逸致似乎也就烟消云散,更就没有什么耐心去完成这样的一份写作任务。可丢了这份包袱,我们又多做了些什么呢。无非是多刷了几个视频,多看几篇报道,多一点消遣的时间而已,再正常不过,也无可厚非。比较惭愧的是群主本人在这个过程中,都有不只一次萌生过散群的想法,但庆幸最终都没有将想法化为行动。是迫于某方面的压力,不致于,毕竟还是有一部分人“勇敢”地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对于选择继续的一部分人,至少保持着塑造自律性的心态。当然写作不是塑造自律的唯一方法,但至少从目前的状态来看,我们所能创造的,远远不足以证明我们有足够的自律性去赢得我们追逐的成就。
写作只是一个具体的形式,在其背后不仅是自律性的锻炼,也是思考、归纳和总结的训练,更是对时间管理的实践。我们常说管理出效益,要成为好的管理者,当然不是靠写几篇文章的纸上谈兵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提到的5点要素中,第二点时间管理,和第五点在勤于思考中学会做决策,这两大要素正是可以通过写作来刻意练习的,所以为了写而写的过程注定是痛苦的,就有了我们一边在“悲愤”的抱怨,一边又赶在最后一天把作业补上。因此即便是4年的时间,也没让量变转为质变。
感觉再不能进行过多的解说了,一是平足论道,大家都会,只是身体力行很有难度;二是理论搬出来多了自己也下不来台,毕竟群主也没有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还好群里有“长老”,让千字文群能始终保持着建群的初衷。即便有人不愿意在群里跟着跑了,但愿在4年的坚持中,他们摸索出了塑造自我的新方法。
最近我翻看了之前在简书发表的68篇文章,很惭愧最高阅读量的一篇文章“《无价》背后的人性解剖”仅有1500人,其它大部分更只有百人左右的浏览。但其中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用心写的情感生活类的文章阅读量普遍偏低,反而借鉴别人内容的思维工具类的文章阅读量偏高。虽没有统计学意义,但从侧面也反映了:当别人在绞尽脑汁寻求考虑要去怎么做到时,我们还在要被激励,推动着考虑要不要去做。
大道至简,悟者天成!浮躁的我们可以选择退群,只是要时常静下来思考一下,这个时代的步伐我们要怎样才能跟得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