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四年前的文章,当时职业发展方向不清楚,工作不顺利,心态很迷茫,工资收入一个月六千块……好在运气不错,四年时间从年收入不到十万,到现在40万,而且有比较好的职业发展,这个过程中,如果说做对了什么,那只能是一点,从没放弃过努力。越努力越幸运,这话着实不假。
这两天一直在思考努力的方向性问题,努力是必须的,但如果方向不对,恐怕很可能是事倍功半,累死累活也做不成什么事情。
没有方向的船,怎么走都是逆风
大学的时候对梁冬说的这句话印象深刻,它揭示了方向的重要性。这几天思考这个问题的起因便是年后回到成都,打算换工作,换工作的理由充分不充分,没有仔细想过,唯一一个说法便是现在的待遇太差了,想换个好点的,赚钱多一点的,性价比高一点的,付出和回报更公平一点的。但这次换工作不像上次,在家待业三个月,心慌的不行,有个工作就着急干了。这次需要考虑清楚之后,找好下家再离开。
这便涉及到工作方向和类型的又一次选择。我们总是说工作一定要选择有积累性的,其他的交给时间。像最初阁阁在马士基的工作类型便是没有体现积累的价值,在公司工作3年的人,与进公司培训一个月上手的新人并无二致,是非常可怕的,相当于过去的三年一直在做简单的复制粘贴工作。
工作积累是指在这家公司做的事,对今后新公司所需的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涵盖,否则换一次工作就从0开始,工资永远上不去,永远是做低级的体力活,也就永远无法脱胎换骨了,这是个恶循环,尽早发现,尽早逃离。
那么什么类型的工作是有积累性的呢?随着时间的增加,本身工作能有一定的经验积累,比刚入行的人懂的更多的有用的知识和经验。
就目前自身的工作情况,再跳槽的话,职业方向就非常重要。是从手头感兴趣的工作类型延展开去,还是怎样。昨晚上想了一晚上,也没个头绪。主要面临两大问题:
* 已有工作类型,投资并购延展开去,进入甲方投资并购部门工作,或者进入投行等中介机构(但估计不可能,进入门槛要求非常高)
* 尝试新的工作类型。但可能得从0开始,非常不好。
表面上是工作方向举棋不定,实则内心对未来发展路径不明确。
是花高代价回炉深造一番,还是沿着现在的路子一头扎到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