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晚上下班回来我看宝宝似乎不太开心,至少没有以前看到我那么开心,从他出生以来,我的关心照顾相比其他母亲要少,也许因为之前心里的伤,自己在置气。
孩子开心哭闹与否,我总喜欢分析背后的原因,进一步深入了解他的需求。
02
儿子慢慢长大了,对他的关心少了,他会介意,我把这点忽视了。
我希望把自己走过所有的弯路,让孩子避免。
1.温柔的对待孩子
无论遇到什么令人烦心的事,不轻易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自己能以身作则,给孩子一个温柔的母亲。
2.不去过分约束孩子
他正处于探索世界的阶段,对事物很好奇,喜欢伸手去抓、用嘴去尝,这是正常现象,我希望在不涉及安全问题的情况下都可以让他大胆去尝试。
3.充分理解尊重孩子
在遇到问题时,不会武断,轻易下结论,弄清楚发生在孩子身上事件的始末,设身处地的考虑到孩子的感受,不轻易对孩子下评判,轻易否定孩子的行为和思想。
尊重孩子,并且尊重他的思想和喜好,了解他行为背后的想法和原因,引导孩子愿意主动沟通,在沟通过程中让他得到理解与尊重,感受到舒适和母亲的爱与关怀。
孩子做错的地方,等他情绪冷静下来后再讲道理,摆正态度。
孩子做对的地方也要清楚的告诉他,让他知道对与错,更好地建立是非观。
4.以身作则
它贯穿了整个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最基础的教育方式。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都有,究竟怎么实现呢?以身作则
活到老学到老,既然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就应该陪着他们一起学习、成长,如果你都做不到,却要求孩子,怎么让他们信服?
孩子会反问你,“你都不学习,天天玩手机看电视剧,凭什么要我好好学习?”
你回答:“学生就是应该学习阿,我们那时候就那么过来的阿”,孩子可能暂时会听你的,但他们可能并非真的从心里上接受这件事。手机谁都知道好玩,电视谁都知道好看,学习谁都知道很累,他们比父母肯定更明白这些道理。
所以,他们所做所想未必就如你所期望的,换言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信不必我多说了。
想要孩子学得好做得好,首先第一任教师父母得先以身作则,让孩子信服。
5.别以为身居父母就可以对自己的孩子为所欲为
“我是他爸妈,不听话的时候,我想打就打,想骂就骂。”
“每天赚钱忙得像陀螺哪有时间教育孩子”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怨言,因为忙或者其他原因忽视或者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他们当然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宝贝疙瘩,这样的方式岂不知是在害孩子。
起跑线上每个孩子都一样,单纯的如天使,后天环境背景造就了我们不同的性格与处事方式。
为了孩子,多学习、多沟通、多一点理解尊重、多一点耐心关心,少一点怨怼与责骂,相信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自然水到渠成,即便他们成不了龙凤,最起码在父母的心里他们已经是我们的骄傲!
这里又要补充一点,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尽量给孩子讲事实道理,不要干涉孩子的想法。
我们尊重老一代、父母一代,受到闹饥荒、文革等等那些艰苦的岁月,他们饱经风雪,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与敬仰,我们深知自愧不如,可毕竟时代的不同,也请不要把全部的老老观念强压给我们…
“我们那时候吃了多少苦,你们这么享福还不知足”,“俺们那时候怎么怎么地,你们现在受一点苦就觉得委屈”
那种骨子里表现出对我们不屑的态度真的很让人内心受伤。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尊重敬爱老人,反之我们也需要尊重和理解,凡事都是相互的,没有谁就是应该的。
我想,换一种可以让人容易接受的方式也许更好:可以给我们讲讲你们的心酸故事,艰苦岁月,杜绝话里话外的那种不认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