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
一个人吃饭,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一些卤味,蒜泥拍黄瓜,一碗小炒……几个星期下来,越发没有食欲。跟朋友一起时,为了补偿自己的胃,吃一些平时甚少吃的,换换口味,增加味觉的口味储量,一本正经的当吃货。
作为一名正经的吃货,吃了天南地北各个地方的小吃,最怀念的非家乡美食糍粑莫属。……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糍粑是用熟糯米饭放到石槽里用石锤或者芦竹(因地方差异,有的也用竹来代替)捣成泥状制作而成,一般此类型的食物都可以叫做糍粑。一般在过春节前各家各户会自己动手制作,两个男人趁热负责在石槽里捣烂熟糯米,一锤一锤下去,像极了趁热打铁的场景。在糯米变得黏黏糊糊的时候,需要来个咸鱼翻身继续接受锤炼,直到变得没有脾气软趴趴的时候,才算磨练成功。这个时候再趁热由他人负责对它进行揉捏搓扁,一般由女人和小孩负责捏成一个个圆圆薄薄的烧饼状。小孩好吃,一边揉捏一边偷偷抠下一小块塞进嘴里,不一会儿,一个白白嫩嫩的小圆脸就做好了。有稚子调皮,趁人不备偷摸一把面粉在人脸上,嗖的一声跑没影了,留下他人在一片嬉笑怒骂中把一团白泥似的糯米变成一个个圆溜溜的小胖脸。
【思考】
原文从夏天的饮食过渡到秋天的饮食切入“贴秋膘”,引出烤肉,描写烤肉的各个具体场景。
自己这边先是设定要描写一个家乡的美食糍粑,从食欲不振到换口味切入到吃货吃各种美食来引出家乡的糍粑。具体的描写达不到原文那样那么细致,各种感受过程都写出来,自己是根据具体的顺序来描写,运用修辞手法,没有完全仿照原文。
糍粑,是南方各族的小吃,流行于中国南方地区,不同的地方后面的一些做法不一样,吃法也不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