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高考:我眼中的高考
一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
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感慨,我经历过的高考,又有近一千万人即将经历。
也许是相隔时间过长了,我对高考的记忆只留下一些碎片。比如考场上旋转的吊扇扎眼地转动着,而我坐在考场上答题时不时肚子疼一下。
第二天考完所有科目后,我和所有考生一齐走出考场。其实我并没有什么知觉,不觉得自己考得好,也不觉得自己考得差,也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更多的是麻木。
高考只有两天,结束的会比想象得快。然而高考带来的影响力却辐射了接下来的好几年,使我们每每到这个时刻都要来一次回忆杀。
我并不觉得我的高考发挥失常,然而最终的成绩却远低于平时模考成绩。这让我郁闷了一段时间,甚至考虑过复读,然而我心里清楚地知道,高考我不想再来第二次。
后来我想通了,如果不是这个分数,我就不可能跨省上大学,也不会看到原来我住的地方不代表全世界的样子。
所以有时候,我会感谢高考失利,让我来到离家千里的河南,在远方让我清晰地认识自身的实力与水平,思考原生家庭对我产生了多大的影响,思考远离家的我又该如何跟同辈群体友好相处。
二
经历过高考的人往往对高考留有较深刻的记忆,这一经历成为了人生中的一个重点事件。而高考每年都会来一次,只是坐在考场里的人不再是我。
每年都有几百万人在六月的这两天一起奔赴考场,在限定时间里答完会做的每个题目。无数人做着同一套试卷,却会考出不一样的分数。那么,分数的高低,真的可以衡量一个人掌握知识能力的高低吗?
我想有很大一部分是的。分数的背后是一个个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是进入大学进行各个学科学习的基础条件。
分数越高,客观上意味着基本功越扎实,在进入大学后学习专业知识将会越轻松;分数越高,也意味着对知识的领悟能力越强,这将转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一部分。
同时我认为有一部分不是的。高考前的复习已变相成固定知识点循环往复地温习,学生把整日整日的时间用来背诵知识点和做各种习题和试卷,久而久之,有可能变成做题的机器。
这时,学生的思维方式将可能会变得越来越程序化,使人的思想失去活力和创造性,同时使学生之间的想法越来越趋同。因而对知识的掌握变得死板,缺乏灵活性,这并不算是真正地有掌握知识的学习能力。
三
许多考生将高考看得过于重要,甚于在考前失眠。那么,高考真的可以改变人生吗?
高考的确可以改变人生。高考的全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它的目的是给高校输送可以培养的专业人才。像许多家境贫寒的学生,他们的父母一无多少财富资源,二无多少社会资源,这样的学生的未来只能依靠自己。
而通过高考,让他们有机会进入大学,在大学毕业后谋求一份比父母的职业更好的工作,从而才有可能获得改变自身社会阶层的机会,这也是他们最好的机会。
高考并不能真的改变人生,能改变我们人生的终究只有自己,高考只是一种让自己未来有更多可能性的一种方式与途径。乞求通过一场考试的成败来改变命运的人,夸大了高考的作用,将自己的命运讲给一张考卷,实际上是视野和目光被禁锢住了。
不管高考是否能考出称心如意的成绩,都与你的未来是否光明,是否能实现人生价值并没有必定的关系。所以高考不是一切,它更像是一种挑战,一种新的起点,可能将我们的人生引入不同的方向。但是考你仍需拿出你的态度,认真对待。
我知道,正要参加高考的考生,眼里只有高考,也把它放的很重要。正如正在写论文的我,眼里只有论文,毕竟人更多的会去关注眼前的事。
最后,祝今年的高三学子考出理想的成绩。
2018/6/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