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岱庙随感

岱庙随感

作者: 张峰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8-12-09 20:52 被阅读62次

泰山脚下方碑一座,讲千古风流;红瓦墙里老者一位,见万代起伏;风云雾中锦旗一面,颂千秋功绩;史书之中浓墨一页,留后人评说。这便是岱庙。

岱庙如守山的石龟,蹲于泰山之前。经风雨未熄,历沧桑复燃。它是雾中的明月,是多少帝王遥不可及的地方。秦始皇在此立无字碑,或许是觉功劳立天,无需复谈。或许是腹中积满真言,一碑难尽,遂一字不语。亦或是留碑立世,待千秋评说。既无矫作之言,亦无自傲之语,更无谦下之文。一方石碑,足见一代帝王气魄。那是对自己所为的自信

乾隆帝爱此静,亦爱此景。所以此处添了东帝庙。但无皇家气派,却杂民间简朴。没有飞檐凤卯,只有简单的榫接粗木。立于窗前,饮芽色清茶,看袅袅雾气,看春冬之景,赏宋词几阙。一切都是那样的清雅脱俗。本可倚青竹,品冬雪。仍穿了黄袍回朝堂,再论天下大事。他宛如一只鹤。一方庭院,可见一份责任挫心。那是忧国为民的情怀,亦是为民为国甘荒雅亭的抱负。

可惜,这本可以成为一切美的汇合处,立于缕缕青烟之中。但宋真宗却在这建了天贶殿。像是一副名画上被印了一道污迹。

那是一座金钩银画。龙檐凤娇的辉煌大殿,远观若一汪秋水中的一颗珍珠,内奉东岳神位。门前双联辟邪。这一切的布置。简单的容易像一座华丽寺庙。若未出此事,此地定会香火延绵

1125年金南下侵宋。宋朝两位皇帝被捕。千古风流中原丢,江山留与后人愁。宋朝被迫南迁,但百姓不愿迁,因为这是生育了他们、为他们付出一切的土地。但不迁会死,于是,无数人为了守护珍养他们血肉的土地,献出了自己的血肉。不久,澶州告急。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他不甘我华夏的千里沃土为外夷所占,更不甘泱泱宋朝任人宰割。战争虽赢,可皇帝心怯,只求议和,遂签了耻辱的澶渊之盟,可又怕拂了民意。于是,上演了一出“天赐诏书”的丑剧,建了天贶殿。

天贶殿阔九间,进深四间,重檐八角,斗拱飞翘,上复黄琉璃瓦,檐间悬挂“宋天贶殿”的巨匾,檐下八根大红明柱,柱上有斗拱,均单翘金碧辉煌,整座大殿栾栌迭耸,雕梁彩栋,贴金绘垣,丹墙壁立,峻极雄伟,虽历经数朝,古貌犹存。入殿内,一幅绵延数十里的壁画。如蛟龙般盘于大厅。描述了东岳神的出行与归来。人簇人拥,一片繁华。可宋真宗有心耗财建天贶殿,巩固他的地位,却无心北上抗金,重振雄风。画虽美焉,可惜墙年久失修,成了一副危墙上的太平图景。如在风中飘摇的金叶,摇摇欲坠。

不远,一座武穆碑傲观着风云,如一把重尺将天贶殿压于尺下……

我们自然要为我们的土地而流血,可土地真的在乎吗?几千年中,它多次易手,一会儿姓了李,一会儿姓了赵,可它从不像一个小姑娘一般任人打扮,它更如一位陪孩子玩过家家的老者,它静静的看着一群人争夺它,无言立西风,正如岱庙一般,静静地伫立在这万世风云中,抿嘴轻笑:“刀砍东风,于我有何哉?”

金銮殿前,江山一舞。

相关文章

  • 岱庙随感

    泰山脚下方碑一座,讲千古风流;红瓦墙里老者一位,见万代起伏;风云雾中锦旗一面,颂千秋功绩;史书之中浓墨一页,留后人...

  • 老城墙边的风景

    泰山脚下的岱庙,西墙边。 岱庙南门旁的月季 岱庙南门 西墙 西墙边的某小店的店主养的旱莲 双龙池西侧,老槐树 岱庙...

  • 岱庙

    夕阳照岱庙,白云绕泰山。 拜殿忆秦皇,登临寻神仙, 龟未驮碑去,柏老树弥坚, 焚香忘归路,古今飘如烟。

  • 岱庙

    古色的城墙 让人想起千年的战场 威武的红门 让人的内心不再张扬 铁塔般的雕像 止不住游人羡慕的目光 沉浸在这文化里...

  • 岱庙

    这是一个雄伟的大门 里面的院落错综复杂 大院套着小院 小院连着大院 古代的皇帝常常光顾这里 气宇轩昂的屋里满是历史...

  • 2018-09-28

    秋天的岱庙

  • 山东自驾游感

    9月14日上午,又是在战友们的安排下游览了岱庙,还在岱庙里小歇饮茶。岱庙我也来过,也是陪同夫人参观游览。本想游完岱...

  • 心中的岱庙

    心中的岱庙 (一) 岱庙始建于汉代,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拜泰山神的地方。我的第一次和岱庙的邂逅那是在上个世纪...

  • 【走过岱庙

    只有走进岱庙里 你才会有那种对生命的肃敬 在庙里,你会感觉到 年代太短太短 每迈一步,都要跨越若干年 古代的痕迹 ...

  • 观岱庙

    观岱庙 格物明理甲午年冬月廿五于泰山 巍峨正阳门,檐牙斗苍穹。 苍劲汉柏青,虬枝唐槐荫。 斧痕犹可辨,连理枯荣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岱庙随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ngk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