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共识世界模型的缘起
这篇和世界观有关的写作主题,是由我个人发起的。
想想,敢于发起这样宏大而深沉的主题,或是应了“年少轻狂”、“不知己不知”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自评。
发起之时,隐隐预感到有些难度。可那种预期中的难度,与此刻真正落诸笔端时遇到的困境相比,真的是迥然不同。
最大的困境,不是不知道写什么,而是,如何将如此繁杂多元的世界,进行简单有序的罗列和概括。
特别是,我并不认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分类,认为这种分类方式,在MECE原则(MECE分析法,全称 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中文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中既不能相互独立,也不能完全穷尽,实在是给人们认知世界和改变世界带来了一些障碍。
别人的主观世界,可能是构成我们客观世界的一部分;人类共同的主观世界,又实实在在地成为了整个客观世界的重要组成。很多人认为的客观存在,例如公司、国家,可能也只是主观上的共识。我们的每一次思考,也都伴随着能量的变迁和弦粒子的波动变化。假设我们追根溯源地问一句,这种思考,究竟是主观,还是客观?什么是主观,什么是客观?
虽然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时空,但每个人所经历的,却有着太多的不同。有些经历,是显性的,可以被其它人所观测;有些却不然,属于完全个体化的经历,例如情感经历、心路历程、理想和梦境的变迁过程。我们不应该简单粗暴地去否定一个人或一群人的个体化经历,说那些事情毫无普世价值。所有企图用一种最简单的方式,固化所有人对客观世界定义的行为,都是一种洗脑式的迷信行为。
想来想去,我决定暂时抛弃前人给出的明确答案,改从基于量子物理学的弦理论假设出发,用共识世界模型,带领大家开始这次格物致知之旅。
—1— 弦理论假设
在正式介绍弦理论之前,先给大家讲一段心学大师王阳明格物致知的故事。
1489年秋天,未来将成为心学大师的王阳明拜访了大理学家娄谅。
娄谅教给了王阳明几个重要的道理,包括“内圣外王”“格物致知”等。这是朱熹理学的治学方法:人在面对自己所不知的物时,要通过各种方式(实践或书本知识)来把它搞明白。搞明白一切事物的道理后,你就是圣人了。
娄谅还告诉他,一草一木都有道理,必须要去格出来。于是,王阳明就去格了竹子。
有一天,他和一位同样精钻朱熹理学的朋友在竹林前探索学问。
王阳明突然说:“咱们把竹子的道理格出来如何?”
这位学友吃了一惊:“竹子能有什么道理?”
王阳明回答:“朱熹说,一草一木都有它自己的道理,你不格,怎么知道它有什么道理?”
学友认为王阳明说得有点道理,于是两人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一棵挺拔的竹子面前。
学友不知从何下手,问道:“如何格?”
王阳明也不知方法,只好胡乱说:“盯着它看,道理自会闪现。”
两人就死盯着那棵竹子看,草草地吃饭,草草地睡觉。
三天后,那位学友都快成了竹子。可他什么都没有得到,却有了幻觉。他发现竹子自己飘了起来,绕着他转。他头昏脑涨,实在无法支撑,就对身边瞪着布满血丝双眼的王阳明说:“哎呀,我不行了,看来朱熹老头的‘格物’真不是我等凡夫俗子能做到的。”
王阳明说:“你要坚持!”
学友懊恼道:“天赋有限,不是坚持就能成功的。我撤了,你继续。”
学友的离开并没有使王阳明灰心失望,他依然坚持盯着竹子看,到第六天时,他不但出现了幻觉,还出现了幻听。王阳明怒了,对着竹子使尽浑身力气喊道:“你们就没有道理,我怎么格!”
这当然不是一则格物致知的好案例。
不过,从这则故事中,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所谓圣人,就是能够从万事万物中,学习和提取普适性理论、又能在其他事物中印证实践该理论的人。王阳明这个圣人,格竹无知,龙场悟道,只是当时的理论限制和观测条件限制罢了,所以才有了心学的致良知之道。倘若是在现在,格竹,当然也可以致知。
今天的宏观世界,存在很多普适性的基础理论。例如:
逻辑因果的事物发展规律
适者生存的进化规律
能量守恒定律
万有引力和三大力学定律
……
每一个学科和行业,都会有本学科的第一性原理,都会有一些基础的理论。从这些基础的理论出发,我们可以对这个世界,形成多元的认知。
那么,有没有一个理论,可以和所有的世界认知类理论兼容呢?特别是在微观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层面,如何去理解量子叠加态和超出因果逻辑的精神选择自由态呢?
弦理论就是这样的理论,它是理论物理的一个分支学科,从构成世界的基础粒子出发,描述世界的本质。
弦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自然界的基本单元不是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之类的点状粒子,而是很小很小的线状的“弦”(包括有端点的“开弦”和圈状的“闭弦”或闭合弦)。弦的不同振动和运动就产生出各种不同的基本粒子,能量与物质在弦论中是可以转化的,他们只是弦粒子的不同状态。从各种推导的结果中来说,弦理论可以完美地诠释量子力学、广义相对论、万有引力,也可以证明质能方程。
如果真的能够开一个足够大的合理的脑洞,弦理论,将是今后我们格物致知的重要理论基础。
—2— 共识世界和非共识世界
在弦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弦粒子的状态是否相同或相似,我们可以将世界分为普遍共识世界、有限共识世界和非共识世界。
普遍共识世界,在现有的认知体系里,简化理解,便是物质世界。例如一颗星球、一座山、一个人的肉体。普遍共识世界,指的是不以有限意识的共识为存在基础的世界。如果不存在平行宇宙或其它宇宙,我们当下所处宇宙的物质世界,便是宇宙共识世界,它对应着量子坍缩态。
有限共识世界,包含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我们所说的国家、民族、企业、文化、故事、名字等等,便是有限共识世界的一部分。有限共识世界,是指因有限意识的共识性作用,而构造出的精神或能量世界。有限共识世界,在已经被观测到的范围内,属于量子坍缩态;在尚未被观测的范围内,则属于量子叠加态。
非共识世界,是指完全个体化的没有任何共识支撑的精神世界。一个人的梦境便是这样的非共识世界。
普遍共识世界、有限共识世界、非共识世界,三者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就是:
普遍共识世界 共识=MAX
有限共识世界 1≤共识<MAX
非共识世界 共识<1 (有可能取负值)
—3— 如此区分世界的意义
给一些超自然超逻辑现象以解释
无论是吸引力法则,还是天堂佛国亡灵世界,亦或是五行星座还有灵异事件,目前都还没有合适的基础理论解释。
以弦理论为基础的共识世界模型,有助于我们理解更多的超自然超逻辑现象。
认知世界的另一种维度
过去,我们认知世界是用三维空间加上时间维度。当我们加上共识这一维度之后,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将超出现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达到全新的层次。
设定改变世界的测量尺度
2019年的现在,很多人在人生意义的问题上遇到了虚无主义的困扰。传承后代这种在过去无往不利的意义,并不能改变宇宙寂灭终点和佛家诸漏皆苦给整个人类带来的困惑。
好在,我们还可以想着改变世界。可是,改变世界的未来式理想主义,又太难以实现和界定。
加入共识这个概念后,将为我们改变世界增添一个测量尺度,使我们超出时空范畴,清晰自己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对世界带来的改变。某种意义上,生孩子和教导他人的价值,就是为了让这个世界上增加一些与自己有共识的人。
赋予我们改变世界的路径和能力
当我们用共识世界模型来认知世界时,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变得有了具体的意义和价值。
每一次交流,每一篇写作,每一次付出,都是在促成更多的人和更多的物质、本质上也是更多的弦粒子,与我们达成共识。这份与弦粒子互动形成的共识,是我们各种喜悦感受的真正来源,是爱,是空,也是道。
当改变世界到了微观领域,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方世界的掌控者。在自我的这方天地中,我们若能摆脱迷茫和混乱,塑造清晰的自我意识,完成共识从零到一的“创业过程”,便具备了更好的从一到无限的改变更广阔世界的可能。
—结语—
对世界的认知,是我们每个人人生哲学的基础。世界观清晰,是人生有意义的必要条件。人人皆是圣人,人人皆有佛性。期待通过这次主题写作,了解更多人的世界观,以丰富我们每个读者对世界的认知!
最后,愿我此刻的共识世界模型,给您的人生,带来无限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