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一度拒接与外国人接触。出国留学让我意识到了我们的不同。但旅行,却让我感受到了我们的相似。旅行中遇到的人,让我发现了我们彼此在是某国人之前,先是“人”。我跟他们有不同的想法,但也有很多可以交流的地方。而即使我们隔着很多不同,却也可以相互理解,相互温暖。也是有了这些体验,让我一点一点的学会了接受世界上不同的人的存在。而之后,甚至主动探索这些差异性。
所以,我也曾一直想,留学和海外的生活给我带来了什么?我不见得有多少深交的外国朋友,但思想上、意识上,我觉得自己开始慢慢接近一个世界公民(global citizen)。不自卑、不自大,以“善”为大前提来对待周围,平等地善待每一个不同的个体。将他们作为「人」来对待,而不需要加什么“XX人”的限定条件。就如同我也应该这么面对自己。
那么,如何定义”我“?
我会说,首先,我是一名”地球人“(世界公民),其次,我是一名”中国人“,然后,我是”女人“。
但如今大家在谈论时,总是以性别为前提。但身为“女人”之前,我首先是”人“,我也是我自己。
【地球人】
(初稿于2018年10月1日 一个因久违的超强台风而睡不着的夜晚)
一直觉得我们生活在一个很“魔幻”的世界,所看到的、感到的、经历到的,真的很平面,根本构不成这个世界的千万分之一的样子。所以,看待世界的观点、评判,有太多的局限性。而且,一定要了解这个局限性,从而警戒自己要时刻保持谦逊、低调、开放、念及并关爱他人。当然,凡人如我们,做到、做好,很难,所以要不断提醒自己,不断精进。
比如,此刻的你在国内准备踏上国庆假期的旅途,而此刻在东京的我,心慌于乱耳的风声,但根据天气预报,明天早上就是大晴天,而电车也会照开。一切都会回归平常,以至于我只有一个单纯的小期望,期望狂风声能尽快停下。
但是,对于同样的一次台风和天气变化,他人却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农民要面临作物被毁,颗粒无收。不久前经历过地震的冲绳、北海道,大家还没从家园重建和失去亲人的伤痛中走出来,便又要面临这场台风和大雨。
“XX地发生了XX级地震,造成了XX人员伤亡”。
这些都是从新闻中传出的冰冷数字,陈述着客观事实。但当看到那些被毁坏的房屋,看到人们面对废墟、无力却不断地喊着亲人的名字,想象他们要面临各种当下生活的不便、家园重建的困难、失去亲人的伤痛,才不由扼腕。
有时我觉得日本已经很发达了,大部分的人生活质量足够高,很多抗灾能力足够强。但即使在这样的国家,遇到自然灾害面前,你会依然感叹人的渺小,生命的脆弱。
我也只不过是很幸运地出生在吃得饱穿得暖的环境,而且自然环境稳定,从小到大都没什么防灾意识和知识。所以,如果不是在日本,我无法想象地震、台风是怎样的感受。
真的,很幸运地活到现在。
正因为这样,才要提醒自己要有“Empathy”:共情、同理心。
最初深刻意识到这个词是在日本进修时。2015 、16年上课期间,时常都会在课堂或者小组合作中提及这个词。只不过我在一次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跟这个印度女生有了很多关于这个词的交流。因为在学的很多学生家庭背景良好,被宠着长大,所以这个词对于出生在发达国家的他们来说,能引起共鸣的程度有限。
当然,当这个词被频繁出现在我的世界中时,也许也只是这个词在社会中也流行的证明。
那时,我也学了design thinking这门课程,核心理念也是以用户需求出发。联想并引申一下就是,不强行推行自己的想法,而是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所需要的又是什么。设身处地,感受对方所感受,也是一种共情,同理心。而这,不管是做产品设计、商业计划,同样重要。
之后,我参加了一个交换项目(CEMS)。关爱世界,care about the world,大概是CEMS教给我的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一课。
修完课程后我参加了一个选修活动,讨论sustainability,可持续发展。当时第一次接触了social entrepreneur这个概念。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大前提。当然,所有的企业都要考虑盈利、或者最起码的运营问题。但是,若没有北极星,没有单纯却也宏大、长远的目标,就很难走得远。
在上面,我们组讨论了食物浪费问题,研讨过程中,让一直不喜欢浪费食物的我有了莫大的力量和安慰。我不是只照顾好自己有食物、不浪费食物就好,还应该让更多人有实物,减少更大范围内的食物浪费才行。这是我作为一个地球公民应有的责任。
的朋友曾“随口”说过一句话,让我一直记到现在:“we cems people care about the world”(我们CEMS的学生关心这个世界)
是的,我关心这个地球正在变得怎样。觉得每天使用的塑料袋、外卖盒、一次性筷子,快递包装,都与我有关。
之前看到李一诺写《这个世界在变好么》中提到了,离我们很远的非洲,对我们有影响么?需要关心么?答案是肯定的。原因之一是流行疾病,之二是贫困的非洲青年人口增加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如蝴蝶效应一般,波及到我们。
是的,没有什么是可以独善其身的,地球是一个整体,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命。所以,不因自己生活富足就浪费并认为一切理所应当、也不因自己“身居高位”(高的阶级)而看轻“比自己低”的人。
关注地球和环境、关爱也尊重每个个体。
【中国人】
见同文集中另一篇文章《【祖国】我爱各种红色, 而很巧,它也代表我的祖国。》
【女人】
(写于2018年3月8日妇女节之后)
本来,我也是对“妇女”这个词有一些排斥的。但谁知道,“妇女”这个词在字典中被定义为“14岁以上”,还是让我震惊的。
现在,这个节日演变成了各种叫法。不管是被污化的“女生节”,还是电商和“居心叵测”之人鼓吹的“女神节”。
被年龄桎梏的话无疑是落入了男权社会的圈套。何况,“妇女”这个词的定义比我们想象的都要小。
在英文中是“Women's Day”日语中是“国际女性日”。
直译过来,一个“女人节”一个“女性节”,其实都不够那么确切。“劳动妇女节”虽然听上去有着“大龄”的刻板印象之感,但在中文语境中却很贴切。
当然,“38”听起来怎么都不太好听。实在是一直以来不当使用的过。
其实,男权社会严重的日本,确实不怎么过“38”。这个时节,他们忙着“女儿节”之后的“白色情人节”甚至“樱花季”和根本不沾什么边的西方的“复活节”,但唯独国际性的妇女节从来不怎么庆祝。之前问室友,她压根就不知道有这个节日。
但,即使是这样的日本,《逃避虽可耻但有用》还会帮助计算家庭妇女的酬劳。多年来,关于职场女性和独身女性的影视作品也层出不穷,给只有选择的女性以可以互相取暖的空间和机会。
但反观我们,从“买买买”的鼓吹,到搜索平台上如娃娃公主般需要被呵护的女孩儿形象,都是对女性的片面解读。
女性已经越发独立、坚强、自主,但来自社会的刻板印象或者洗脑趋势,却一如既往。
之前,我有几个月在瑞典,几个月在法国的游学经历。选择瑞典,是很想知道在性别无比平等的北欧,女性是什么样子的。想知道在法国,女性们是怎样骄傲又美丽地生活的。
在瑞典,我看到了满街又帅又有型的奶爸,也看到了强势又努力的女性。虽然在法国时有些遗憾,我并没有交往到太多法国女性朋友。但是没关系,就总体以我接触的欧洲各国女性来看,大家都十分的优秀又强势,巾帼不让须眉。
不要忘了,理所当然得到的这些,都是无数前辈奋斗而来的。
不争取、不发声,是对前人的不敬,是对后人的不负责任。
其实,这不是一条容易走的路。
当我感到被世俗要求而“压制”时,我会想起天海佑希等一系列活得自我的女性。她无数次在电视前说“单身女性的最后堡垒是我”“放心吧,我是不会结婚的”。
其实,不是提倡不婚主义,而是在强调有自由的“自主选择权”并得到相应的尊重。
中国女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怕是最勤劳的,据说比法国男性的工作时长都长。我们长辈,理所应当地扮演着劳动妇女和母亲的角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