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
- 绘制元器件封装有四种方法:使用IPC Compliant Footprint Wizard,使用IPC Compliant Footprints Batch generator,使用元器件向导,手动绘制。
- IPC Compliant Footprint Wizard是首选。该向导能引导我们创建标准无误的封装,需要元器件手册能提供详实的数据。
- IPC Compliant Footprints Batch generator一般不用。
- 元器件向导是次选,可以创建IPC Compliant Footprint Wizard不能创建的DIP封装,该向导用来创建比较简单的封装。
- 手动绘制是无奈之选,一般用来创建奇形怪状的元器件封装。
- 脚印封装,顾名思义,是引脚在PCB上的印记模型。例如LCD1602,脚印封装指定为SIP16,而不能把没有引脚的平面部分也绘制进去。
- 脚印封装的参考中心一般设置在1脚或中心,这样避免PCB上拖动元件时,光标乱跑。
- 标号为1的焊盘最好设置为方形,这样在绘制PCB时能很容易地判断元器件方位。
- 脚印封装和PCB一样有很多层,将其丝印层画得大一点,确保囊括所有焊盘;
- 焊盘大一些可能没必要,但不要太小。焊孔不能太小,否则插不进去引脚;也不能太大,否则容易漏焊。
- 焊盘引脚标号不能乱定,要和有映射关系的原理图模型引脚标号一一对应。为免出错,一般都是从1开始递增。
PCB
- 设置跳转栅格是为了方便拖动和对齐器件的,也可以在器件属性框中直接输入器件的位置。很明显跳转栅格更方便操作。只有在极个别情况下才会使用后者。
- PCB不需要绘制地线,因为后面会敷铜,绘制地线只会增加布线难度。
- 不要绘制圆弧,圆弧虽然美观,但违反了布线最短原则。
- 器件的布局和布线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布线过程中还会重新调整布局。
- 处理器芯片引脚很多,其周围的布线要留有足够的空间。
- 走线要保证环路面积最小,例如电源有正负两条线,则两条线不能围成一个大圈。
- 在芯片GND引脚周围放几个过孔,有助于芯片性能稳定。
链接
[0]:新手画PCB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1]:绘制STC89C51单片机封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