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关系的核心点,父母(仁爱)夫妻(智慧),兄妹(礼尚),朋友(信义),上下级(担当)。
家长是孩子的权威,要有担当,家长和孩子做朋友的核心点,要讲信义。
亲子关系的核心点(信任尊重快乐妥协)
尊重孩子说“不”,拒绝孩子后要允许他“哭”释放情绪。
不要和孩子进行权力斗争
孩子的需求:安全感(夫妻和谐,妈妈稳定的情绪,孩子有力量做自己的事),连接,爱与被爱的能力,独立自主,实现自我价值。
偏差行为的两大原因:亲子关系不好,情绪的积累。
孩子都会犯错,允许孩子犯错。
家是讲爱的地方,把这个当行为准则,每个选择都看自己最关注什么,关心孩子的快乐,关心“爱”。(家里不要争强好胜)
我是孩子的重要他人!!!!!!努力让他愿意相信我。
制定清晰的规则,并坚持执行,不要讲道理(比如洗漱比如作息比如写作业习惯)说话算数。
可以协商的规则:和孩子意愿相关。
孩子的状态决定了孩子的成绩,快乐的时候记性好。当孩子状态不好的时候,看看我最近做了什么,问孩子我需要做什么。
孩子成绩下滑期不要跟孩子谈,不要让孩子解释原因,超出他的能力范围。耐心等,相信相信的力量。
关系不够,做什么都是错。
强势的妈的不良后果(孩子缺乏思考,容易思维定势,没有安全感,没有男子汉气概,没有力量)
我能做什么???
萨提亚:就情绪,想法和期待提出“为什么,怎么样是什么”问题,用“我”提问,避免指责,提问的过程中觉察问题所在。
张姐的提问让我找到看到问题的本质:
1.准确性的定义高估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能力或者高估自己孩子的能力
2.而我除了简单的指点,并不能接受他暂时的“不好”,我过于追求完美。
3.没有找到解决路径,也没有给自己等待孩子改进的时间,仅仅是失望后生气指责。
4.我能做什么:等他自己改错,他实在不会,等他主动求助,我帮他找可操作的方法,然后夸赞他的每一次进步。我要相信他,放下心里对“好”的执念。
5.我到底做了什么,孩子变成这样?有点痛心,有点后怕。(最主要的是在家里争强好胜。经常是情绪的宣泄,没有照顾好自己,工作的挣扎,和婆婆糟糕的关系,还不舍得放下孩子出去照顾自己的感受)
尤其看到最后的一个采访短篇,妈妈总看到孩子的缺点,打分5到8分,而孩子却给妈妈打的十分。我落泪了,孩子真的很弱小,他身上或多或少有些问题,但那不影响我爱他,妈妈的作用是理解支持他,过于严苛的妈妈好可怕。
回家进行萨提亚练习。
说你要的(仔细点,自己期望的方面),只说有的(客观录像,调焦聚焦好的方面)
情绪是行事为人的度。当朋友同事黑脸后一般不再会强迫沟通,而面对家人的时候就会强求。
先把自己填满,做自己喜欢的,让自己满杯,然后倒给孩子能量。(看书看电影参加读书会,与朋友聊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