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426927/32743471d50c9677.png)
西沙儿女多壮志,敢教西沙换新天
——读《西沙儿女》
文/苇眉儿
阅读浩然的《西沙儿女》,我首先想到了小时候学过的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开头是这样写的: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那时候,我很是羡慕祖国的这个海防前哨,心想自己要是能去逛逛该有多好。今天读到浩然的《西沙儿女》,心中的这个梦又开始展翅飞翔。
西沙如此美丽富饶,敌人想要据为己有欺压渔民百姓,那可万万使不得。抗日战争期间的国仇家恨啊,在南海就是西沙军民共同抗击日本鬼子、打击恶霸,保卫西沙的爱国主义保卫战。浩然的《西沙儿女》分为正气篇和奇志篇,奇志篇又分为上下卷。正气篇写的是抗战时期的故事,奇志篇上卷写的是五十年代的故事,下卷写的是文革中期七十年代的故事。正气篇和奇志篇这两篇中篇小说,构成了一部长篇小说,描述了海南岛渔民民俗和渔民的战斗业绩,是唯一一部表现我国最南端西沙自卫反击战渔民战斗和生活的故事,也是唯一一部反映南海西沙海战歼灭南越敌舰的长篇小说。
![](https://img.haomeiwen.com/i4426927/e8934b3ab87bb73c.png)
浩然不同于一般的作家,他曾说,要深入一辈子的农村,写一辈子的农民,给农民当一辈子的忠实代言人。他说到做到,的确是一位农民作家,一生在为农民创作,一生歌颂农民,一生生活在农民中间,写活了西沙儿女在革命宝岛上抓革命促生产、促发展的宏伟大业,表现了我国西沙军民积极建设美丽西沙、勇敢捍卫祖国神圣领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这部作品涉入了一个中国当代文学从没有涉足过的领域——中越海战,真实记录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南海上发生的西沙海战风云。
《西沙儿女》在1974年第一次出版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由哈尔滨人民电台制作的同名连续配乐广播,据说当时由于条件所限,哈尔滨电台无法制作大海的涛声,于是几个人到大澡堂子里,用大盆盛满水往大池子里倒,设计出大海的涛声,而机帆船的突突声,则是在松花江的轮渡上录制的。当时书的出版和广播剧的播出,给广大观众和听众呈现了历史的变迁和人物命运的浮沉变幻。虽则世道黑暗,海里鲨鱼翻恶浪,陆上豺狼逞凶狂,穷人都在水深火热中。但心里点起长明灯,比什么都明亮。正如故事中的程亮所言:“我一生一世跟党走,为解放全中国,为解放全人类,拼命奋斗,至死不回头。”
![](https://img.haomeiwen.com/i4426927/be2daeb525105bdb.png)
正如毛主席教导我们的那样:“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胜利终将属于人民,属于正义和光明。
很值得一提的,是浩然的《西沙儿女》采用了诗意盎然的散文诗写法,这在当时作家采用的写法中可是凤毛麟角的一个。散文手法诗意表达了故事里曲折起伏的线索,有形形色色人物的对话交流,有对西沙群岛秀丽风光的描写赞颂,男孩海龙和女孩阿宝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成长为西沙的优秀儿女,真真正正让人们看到了西沙儿女一步步的成长和蜕变,就像书封面上说的那样:同仇敌忾,保卫边疆。西沙风云起苍黄,生死以赴又何妨?中华儿女多奇志,人间正道是沧桑。
![](https://img.haomeiwen.com/i4426927/37c54b7c2ec44c8c.png)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结尾,是我们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声和祝福。
![](https://img.haomeiwen.com/i4426927/79dab4de00a2d2ba.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