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公民》:一个公民的诞生
大学那会儿。我还在玩话剧。有一天,我们话剧团团长找到我,给我看了一部美国五十年代的黑白电影,说,他想排这个剧,希望我改一个剧本出来。
这部黑白电影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电影的原片——《十二怒汉》。
好在我选修过一门西方法律常识的课,对于美国法律中的陪审团制度还算了解。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在陪审团制度背景下,十二个陪审团成员关于一件少年杀人案的讨论。当时的情况是,所有的证据都对那位犯罪嫌疑人少年很不利,而这十二位陪审团成员,需要根据现有的条件,做出一个少年是否有罪的判断,这一判断,将很有可能影响到法官的最终定案,甚至很有可能影响到这个犯罪嫌疑人的生死。制度对他们的唯一要求是——他们的最终结论必须保持一致,要么都认为有罪,要么都认为无罪。所有的剧情都围绕着这一点,在一个二十多平米的小屋子里展开。
有意思的是,这部看上去应该是非常无趣的电影却被众多的国家翻拍,俄版,日版。而今天,我要给你介绍的,是这部电影的中文版——《十二公民》。
不同国家的导演去翻拍这部电影时,总是想竭力的去结合本国社会文化,融入对本国问题的思考。俄国是宗教和民族冲突,日本是女性和阶层压制。而在中国,导演想讨论的,是“公民”。
相较于原作对于“公正”和“程序正义”的探讨,片中每个人物所展现出来的形形色色的人物的不同的性格特征,对应着现实社会中不同的人对于自己“公民”身份的认识,也正是本片最值得关注的本土化的质问——你是否知道,自己是一个公民?你是否知道,作为一个公民,你所能够享受的社会权利和必须要履行的社会义务?在你享受权利的同时,你是否清晰的知道,你权利的边界在哪里?你的权利是否践踏了他人的权利?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的外在的身份与标签遮挡住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变得扭曲,以至于忘了我们自己到底是谁。
譬如公知情结(“这就是中国”“中国人就是不抱团”),譬如对于弱势群体的轻视(“这么得了,咱们少数服从多数”),譬如地域歧视(“不就从这帮河南农民进了城后北京才开始乱的吗”),再比如唯出身论(“一个外地二道贩子养大的人能使好人吗”),比如仇富心态(“你们资本家如何如何”),比如道德绑架(“我不管那么多,百善孝为先”),比如对公共事物的冷漠(“我就是不关心,那又怎么啦”),比如先入为主的主观意识(“一辆法拉利把夏利撞瘪了,别告诉我你不觉得那法拉利在欺负人”),比如固执嘴硬死不认错(“你们爱怎么样怎么样吧,反正我就是觉得……”)
不知是为了强调还是反讽,这部叫做“十二公民”的电影中,除了何冰扮演的检察官揭示了自己公民意识的由来,其他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公民,更不知道,作为一个公民所代表的意义。
身为一个公民,你应该知道如何谨慎而坚决的使用你手中的权利,又该知道,如何勇敢而明确的对言行负责。
提到这个,必须说一说剧中最本土化的设定的一个“打酱油”的人物——李老师。他是这场讨论的真正发起者,也拥有着这次讨论的“最高解释权”。在讨论最激烈的时候,他一句话就可以控制住整个局面,可当秩序得到恢复的时候,你却见不到他了。在讨论的过程中,你看不到他,可他的影响力,却无处不在。大家的孩子都是他的学生,商贩要拍他的马屁,小保安需要看他的脸色——这个角色代表的人物,你想到了谁?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个角色的存在,整部剧中对于“公民”的讨论,才有了那么一丝苦涩与讽刺的味道在里面。
现实,就是如此。
时代在改变,而改变的基础正是现在的人公民意识的成长。“公民”的种子在萌芽,希望在未来,希望在每一个人的身上。或许,有一天,一个真正的“公民社会”的阳光,永远照耀着这片雨后的大地,以及这些经历了狂风暴雨最后迎接夕阳的人。
说句题外话。
我当时考虑改编这个剧本时,也曾经想过“公民”这个角度。我曾经设想的剧情是,在一所人文教育并不怎么优秀的理工科学校,一个学期的法律选修课结束后,几个缺席次数过多的学生被老师单独带到办公室去,要求他们针对一起最近发生的案件进行讨论,并最终得出一个一致的结论,才能避免挂科。而这个案件,我设定的是社会上吵得沸沸扬扬的“一个女大学生扶老人反被认为是肇事者”的案件。这个案件在大学生中反响很大,由于当时出过很多扶老人反被敲诈的事,所以大家普遍认为这又是一起类似的案件,因而很容易大家统一得出女大学生被诬陷的结论。现场并没有监控,所以事实的真相如何已无从得知,最终案件的处理结果我也没有关注。只记得我当初的设想的剧情是,只有一个男生如剧中的8号一样,从一个“公民”的角度出发,去认真分析这个案件的细节,从而推论出,很有可能女大学生就是肇事者这个结论。话剧的结尾,可以在舞台幕布拉上之后,用画外音的方式播报一条新闻——一辆路过的汽车的行车记录仪无意之中拍下了事情的经过,证明确实是女大学生稍微剐蹭了一下老人,从而引起的老人的摔倒。
可是,事实上,这部话剧的剧本,我一直拖到现在也还没有写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