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环游记》中这样说,人这辈子一共有三次死亡:
第一次是你的心脏停止跳动,生物学上的死亡。
第二次是在葬礼上,随着人们的鞠躬,你的社会地位死亡。
第三次,也是最后的死亡,是当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人,将你忘记……
有些人,在你心中,从未离开过。
爷爷去世了……是的,就在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奶奶爷爷相继离世。这是一整个家族一个时代的终结。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有归途。
对于这句话,我曾不以为然……毕竟爸爸和他的兄弟姐妹们都已为人父母,甚至已经有了孙辈。
因为老了的爷爷奶奶,是没有力气的。他们没有能力去自己处理很多事情了,更没有精力像年轻的时候帮子女们去做一些事情,更多的时候只是坐在炕头听,或者最多也是奶奶以自己的人生经历来分析一件事情,但有时候意见也并不会得到采纳……“人老了,没用了……”这句话似乎也不无道理??可是爸爸确实说了“我的父母全不在了,我心里头难受……”
我们觉得这是日常:
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叽叽喳喳的奔赴在回爷爷奶奶家的路上……
推门而入,那一对陈年的沙发上,总会坐着一对等着我们回来的老人……
屋子里人多到没有落座的地方,纵使腿脚不便,他们依然为儿女们忙里忙外……
我们要离开的时候,带走了爷爷奶奶给攒的好吃的,留他们独自在院子里远远的目送……
可是突然有一天,推门而入,那对沙发空了……爷爷奶奶不在了,不是去串门了,不是下地了,也不是去喂鸡了……
甚至当时可能也意识不到,老人走了,对我们会有什么改变……慢慢的,慢慢的……我们每一个人才缓过神来,哦,他们再也不会回来了。
死亡,之于每一个人,异于人生经历,差于年龄性别,总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知。
关于死亡的思考,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时长似乎是从始至今的,我的脑子里只有妈妈。只要一听到“死”这个字,对妈妈的心疼、想念、愧疚……所有的情绪,翻江倒海的从内心深处溢出,封存包裹的再严实,也抵挡不了这种强烈的爆发。我会觉得,死亡,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是一件万箭穿心的事情,可以呼吸,但是心痛到无法喘气,明明知道她不想走,明明我想拼命留住她……以至于,每一次听到“死亡”,都会不自觉的后背发凉,毛骨悚然,我真的害怕。
小朋友关于“死亡”的理解,就很简单了。
悦宝宝说,“死了,就是人从小长大,然后上天堂被坏人杀死了”。她以为,死,就是一场和坏人的殊死搏斗,如果战败了,就死掉了。
卉宝宝说,“姥姥死了,就是再也回不来了……”,可是一转念,她又会问二姑“妈妈,姥姥去哪了?”她以为,死,就是一段旅途,走了,但是终究还会回来。
每一个大人对于“死”都充满了敬畏,甚至不敢靠近,叫我一姑的奇宝宝总是胆大无畏,他敢靠近我们大人内心有些畏惧的一切……也许,他以为,这个只是家族不定期的一次聚会吧,应该是开心的。
记得我大概在六七岁的时候,有一个问题一直让我很困惑,“人如果死了,躺在棺材里,没人给剪头发、剪指甲,那得长多长啊……”那时候,我以为,死,只是永远睡着了,没有痛苦,没有离开,可以静静的守候。
已经上大学的一个宝宝说,如果我有这么一天,我一定要请一个爵士乐队,嗨爆全场……他认为,死,应该体面的离开,应该有一场与众不同的告别仪式。
你突然发现,爸爸这一辈五十岁上下的人开始格外注意养生了,定期体检,吃中年钙片,饮食少油少盐,坚持锻炼……远离疾病,想拥有健康的体魄。他们认为,死,是对未完成的家庭、社会责任的推卸。
我相信,对于这个敏感而让人敬而生畏的话题,每个人会有不一样的思考。可是,谁又能说,我们所度过的每一天都是人生中最年轻的一天,我们所走的每一步都将会离老去更近更近……
人生一直在告别,死,是一件没有办法的事情。哭天抢地也改变不了结果,我们唯有好好活着,带着那些曾经的美好,心怀感恩,不忘初心,好好的活着!
正如余华的《活着》中的那句话“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