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内心冲突导致我们无法平静。丧的时候,下沉时候,告诉自己这样的事情不可避免,就会从容很多。
有人嘲笑你,以为某件事情而自以为是,那是他们的看法,别人的判断。你可以不赞成,不认同,完全不用去生气。
小时候母亲不允许我们在家中叹气。在她眼中,叹气这个举动不是一个正常的行为,应该受到约束。到了一定年纪,就想她实际是需要我们锻炼一种心态一种情绪,不去影响他人,能够接纳当下一切。
世界运行顺畅的时候,容易保持一种相互理解的态度,如果有很多人,有自己的苦恼却无法发泄,总觉得有人伤害他们,这就容易带来戾气,让整个空气氛围都为之污染。
身处其中的你怎么办呢?做个防毒面具?最好的方法还是告诉自己,这就是常态,而且这些事情对你实现自己的目标毫无影响。
你想成为某某第一吗?企图造就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聪慧的人吗?那他们所说的东西,与你何干,你只管种树栽花,有必要忙着生气吗?
没有明确的目标,这是因为不知道什么是好。好的生活,就是智慧的生活,拥有德性的生活。很多人无法忍受一点侮辱,没有一点承担的心力,这样的话要学会让躲开一些事情,躲开那些没有原则,没有很好认知的人。
如果逐渐强大,应该主动接受这些批评,采取一种更加积极的态度看待评价,他们批评我,是因为受到了委屈,他们希望我更加完美。
所以,反思在什么地方进行改进。而不是怨天尤人的反对言语暴力。言辞是自由的,批评是随意的,但你不能强迫我接受。
塞涅卡多年来一直为死亡做准备,这是他哲学训练的一部分。他在放弃生命时没有表现出一丝担忧。据传他说:“谁不知道尼禄的暴行呢?在杀死了他的母亲和兄弟之后,身边已没有可杀之人了,除了他的监护人和导师。”
虽然塞涅卡最后谈论哲学的话没有流传下来,但我们可以想象他在重复苏格拉底关于死亡的话:“虽然你可以杀我,但你不能伤害我。”
用我们的话说就是:“虽然你可能杀死我的身体,但你不能摧毁我内在的品质。”
心灵的强大是一切基础,如果我们不能笑着接受一定的评价,那说明心力还远不够。
《道德手册》第十一节
1.假如你想进步,你就要放弃这样的盘算:“要是我不管我自己的事,我就没办法生活了。”“如果我不教训我的儿子,他就会变坏的。”因为,毫无痛苦和恐惧地饿死总比生活富足但却心灵无法平静强。所以,让自己的儿子成为一个坏孩子总比让你自己不高兴强。因此,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
2.是不是你的那一点点油洒了?是不是你的那一小口酒被人偷了?好吧,你应该对你自己说,“这就是为了获得心灵的平静应该付出的代价,这就是为了达到心中没有烦恼而要付出的代价。凡事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当你叫你的奴隶过来的时候,你要明白,他是可能听不见你的;假如他确实听到了你的声音,他也是可能会不按照你的愿望去做的。但是,不管怎样,他绝对不至于重要到可以决定你到底会心灵平静还是心烦意乱的地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