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三节/关于“语文教材体系”
看完这一节最大的感触就是——研读教材,我们语文教材里的选文,实际上可能处于两个不同的层面,即在语文课程层面上居于“课程内容”的“选文”与在教材层面上被推移到“教材内容”的“选文”。一种是作为语文课程的学习对象,教与学的目的就在于领会这一篇“选文”;一种是充当学习语文课程内容的媒介、途径、手段,目的是借此选文来教学那些相对处在这一特定“选文”的关于诗文以及诗文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等。
夏丏尊认为,传统的语文教学(包括语文教材)与现代的语文教学(主要体现在语文教材)的大分别:一是“暗中摸索”与“明里探讨”。另一个是传统语文教学(教材)的大毛病是“杂乱”。叶圣陶先生指出“选文”主要是“历练方法”的“凭借”。“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的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所以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
终归一点我们要去研读教材,好好运用我们的教材,既然是照本宣科,我们也要牢牢握住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材的作用是不止于教材,我们要利用教材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体系,比如说默读这一概念是在二上《雪孩子》开始的,那么从此开始我们就要引导学生不出声不指读。识字教学也是如此,字形的对比是为了他们能够自主认识同类字。
最后有个疑惑——“项目”与“次第”指的是什么?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