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Bitcoin消息,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正策划推出通证化证券平台,此举将为区块链项目在符合美国相关法规的基础上发行STO提供便利。为此,纳斯达克正与区块链技术企业Symbiont进行谈判,旨在达成相关合作。
此平台为区块链公司提供了一种安全的token交易,作为筹集资金的新方式,即 STO (Security token offerings )。与ICO不同的是,STO 旨在适应美国证券法,因此可以把它看做是合法化的 ICO。
什么是证券通证发行(STO)?
在数字货币领域中,有一个词经常被提及,Security Token,即证券通证发行 (STO)。对于全球企业而言,私募和风投是企业融资的传统方式,而STO正成为传统融资方式的强大而有价值的替代方案。这个方案是如此的强大,据Polymath估计,在未来两年内,这个数字额度将增长到10万亿美元。
术语“Tokenization”主要与证券、股票和实物资产相关,它表示创建一个数字象征,该象征对应标的资产的所有权,这种象征通过区块链上发布,通常被翻译为通证。
但通证化本身并不新鲜,它是金融衍生工具和资产证券化(如ABS)的演变, 导致2008年金融危机的抵押债务债券(CDO)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s)本质上就是债务通证。
回想起币圈一度因“听证会对以太坊认证券化“的消息,引起了一波市场大跌;那证券化与此次的通证化(STO)有什么黑白关系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如果以太坊一旦被定义为证券化,则其市场交易和流通需要经过美国SEC的批准,且需要满足证券的一系列公开审批条件,而目前的数字货币交易所并没有证券交易的资质,所以这种情况,币种很有可能会被下架,或处罚。这样以来,数字货币门槛提高,流动性下降,所以对市场来说是相当不利的。
当美国证券委员会(SEC)指责以太坊的ico为非法发行证券;以太坊的给予的反击是“token不是证券,不信你问律师!”其实token是不是证券,律师也说不清楚。此事最后也不了了之了。
其实美国SEC之所以要定义其比特币和以太坊为证券,主要也是想借助监管的力量来整顿ico行为。虽然很多的加密数字货币都想和“证券化”摆脱关系以此来规避风险,但依然还是有很多项目方选择“接受监管”坚持走合法合规的路线。
对于通证化STO来说,其参与式治理机制和通过智能合约的股息自动支付通常被认为是通证最大的优势,通证同时降低了发行公司的成本,并且可以保持24小时周末无休的交易时间。通证也意味着所有权可以细分,这有助于降低投资门槛,投资会更加民主化。
与IPO相比,STO创造了一个高效率的资本市场。与ico相比,STO加入了监管制度,更符合政府要求,仿佛就是当下最符合的方案。
尽管人们对证券通证发行(STO)的潜力抱有信心,而且在过去12个月里涌现出了数十个“通证化”平台,许多企业愿意尝试通过这些平台筹集资金,但迄今为止,几乎没有什么实际进展。此时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的加入,或许能加快此方案的快速发展。
监管制度健全之下的区块链币圈,或将会涌入更多的资本;STO暖风吹起能否掀起一片新浪潮,助推币圈回到昔日辉煌再创佳绩? 对此,你怎么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