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像一个万花筒,每天都千变万化,一天下来匆匆忙忙。
今天阅读的是到盛和夫的著作《心》,这是作者通过88年的认真思考,向世人传达了如何“构建人生基石”。稻盛和夫认为,享受幸福是我们每个人的权利。而这些美好的东西都是靠我们的心吸引过来的,所以心纯见真,了悟关于心的能量的意义,就掌握了打开幸福人生的秘笈。
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生来是纯洁无邪的,但是生活又是错综复杂的,在这个过程中,人性和生存是相互依存,又是相互矛盾的。我们会受到各种欲望的冲击,也会有一些感性的冲动,在冷静时,我们也会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正是我们有各种不一样的需求,我们在生活中奔波忙碌,心中充满迷茫,被情绪左右,如何让自己的心平静,会归真善美的状态,我们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当我们忘我的投入工作中时,心中就会因精力集中的工作而忘却自身的私信杂念,心里会因为工作而充满愉悦。这是身体上的修行。
第二点就是“要谦虚,不要骄傲”。一个努力工作的人终会获得回报,当我们取得成就时,一定不要骄傲自满,这是在心态上的修行。
第三点“要每天反省”。只有善于反思,才会发现更多的不足想得更高层次修行。这是在术上的修行,我们只有及时纠正自己的英语言行才不会脱离心灵的正轨,在真善美的修行上才会走得更久更远,才会达到更纯更真的境界。
第四点“活着就要感谢”。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活着就是因为别人的爱和帮助,如果没有人发自真心的爱护我们,我们是长不大的。所以我们活着就一定要感谢,感谢身边人对我们的给予和支持。这是在心的层面的修行,所有的得到都是一种成全,包括挫折,它们都在为我们通向高维的助力。
第五点“积善行,思利他”。这个是人的本质,首先人生下来自己是不可能生存下来的,也就是说人的定义就来自利他,反过来也一样,如果我们不利他的存在,这个世上也就没有了实际意义,不信我们可以细思一下,如果我们不爱自己的孩子会怎么样呢?如果我们不爱自己的父母又会怎么样呢?这就是爱出者爱返,福来者福往。所有的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都可一简化成两个字利他。
第六“不要有感性的烦恼”。当我们明白了,做人的底层逻辑后,也就明白了做人根本。只要纯真的做人做事,明白做人的道理和意义,就明白了心的真正含义。在执行力上的修行,杜绝无用的内耗。
我们经过上面六个维度的修行,我们的大脑就会有正向的回馈,对外界心生感谢,触达我们的神经元,不断长出新的突起,关联更多的生活经历,激法我们更多的感恩之情,我们就会把感谢的情绪通过前额叶产生行动。
稻盛禾夫通过《心》这本书,把这个人性的底层逻辑表象化,阐明了大道至简的道理。
心的实质是利他,心的形态是感恩,心的表达是情绪,心的能量是熵增定律的表象,念是这个心的具像化和呈现,或者说是路径。
心就是这个世界的运行的法则在人性及人类共同体的表征。
人类的最终幸福就是回归心。心纯净这个世界也就纯净了。
网友评论